用开放性拓展课堂
2013-04-29夏良海
夏良海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语文教学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下,借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开放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把构建立体的语文教学课堂作为开放性的最终追求。
一、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对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开放性教学目标旨在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还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和长期的发展,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
二、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束缚,尊重和热爱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权,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流、情感呼应的园地。
三、安排开放的学习内容
教材是一种最丰实、最有效的教具,是教师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重要素材,但我们要牢记——它并不是唯一的。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在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引进优秀的课外作品,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实践当做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课堂注入生机,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倡导开放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使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的学习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出最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激励导入法等。在教学歇后语时,我出示了一组有趣的歇后语,但只出示前半句,让学生比赛,看谁知道的最多。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整节课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比平常好。教师的激趣导学要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材里“趣”的因素,巧设“趣”的情境,妙施“趣”的教法,引导学生成为最主动的学习者。
2.教给学法,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疑,要从扶到放,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放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用合理的逻辑思维、准确的语言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3.时空保障,使学生成为展示个性的学习者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教学《金蝉脱壳》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只关注词语的意思,于是我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讲了“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学生都很好奇,对这课的教学充满了期待。这充分利用了学生与教师知识面的落差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效果很好。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建构新知识;要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我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点题的地方。小组间也进行了比赛,看哪组找得最多,理由最充分。因为有了全组成员的智慧,学生说出的有些答案甚至是老师在备课时都没能想到的,可见开放的学习方式的作用是很大的。课后的问题“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也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法布尔迷恋、珍爱昆虫和执著追求科学的精神越辩越明,学生在其中深受教育。
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形式上是放了,实际上扶得更牢,收得更早,掐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要让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就必须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绝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
五、采用开放的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态度与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开放的语文教学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要遵循以下要求:
(1)开放性评价的宗旨是让学生享受到创新成功的喜悦,应以激励为主。
(2)开放性评价要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应该是立体的、动态的。
(3)开放性评价要力求把评价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方式要多样化。
(4)开放性评价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全过程,坚持延时评价。
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教学各环节的开放,就能拓展语文课堂内容,构建立体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