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帮手
2013-04-29原小丽
原小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恰恰是学校图书室的主要功能。
图书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好助手。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从哪里来?学校的图书室就充当了这个角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凸显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实践证明,积极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图书室是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好舞台
新课标实验教材非常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对识字写字量有明确的安排:一年级认识9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会写650个。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对识字、写字教学部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一二年级的识字、写字要求为:认识16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800个。适当降低了学生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写字负担。“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是一贯的教学要求,学生提早认识一定量的字,这对提高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重的任务,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寻找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以缓解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压力呢?这是我们需要关注并思索的问题。其实,学校的图书室完全可以担负起这样的职责。多阅读能有效地提高认字频率,可以有效地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图书室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藏书,能满足不同学生各种各样的好奇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生字,而故事情节和好奇心又迫使他们去解决内容与生字之间的矛盾。此时,教师或家长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请教和查字典等方式来认字、识字,会使学生自己学到很多的字,他们的识字、认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来识字、写字,他们主动地去识字、写字的效果远比被动地在课堂上学要好,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认、不断地记,能有效地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也会明显得到增强。
二、图书室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好场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吸收、消化和积淀知识;没有广泛而有效的阅读,提高能力和素质就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室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拓展阅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加强阅读实践,积累阅读经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超越自身体验,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去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埋怨自己的学生不懂作文,也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想了不少的办法,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专家们也为此在喋喋不休地讨论:作文的本质是什么?作文如何教?提高作文的教学方法有几种?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自古以来,没有哪位教师靠课堂就能让学生学会作文的。作文只有扎根于丰厚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多地接触社会生活,提升知识与内涵,从中吸取营养,吸收精华,学生才能有所收获;而这些课外知识经过不断的积累运用,学生才能获得作文水平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没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读,就不会有一定质的写。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对学生而言,只学课本,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就不会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
纵观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非常重视课外书的作用,要求学生多去借书来读。魏书生不仅鼓励学生大量读书,而且还从图书室里把许多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拿到课堂上来学习、讨论、欣赏。如《陈独秀的最后五年》《贫困中的马克思》《海伦·凯勒的故事》,还有其他作家的文章也都曾经被魏书生搬上课堂。如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怎能不长进?如此阅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怎会不提高?
三、图书室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地方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最终就什么也学不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图书室有大量关于如何学习的书籍和各种各样知识的藏书,是一座知识宝库。我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图书室这个基地来实现,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上如何引导学生善用图书室的现有资源,养成主动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如学完《长征》这篇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到图书室里查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得到提升。还有,教师可以经常布置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而又必须借助资料才能完成的作业。如教师在上《鲸》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分小组去图书室查找有关鲸的参考资料,写成一份研究报告,使学生逐渐养成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图书室是提高学生品德情操与文化修养的基地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育人的首要任务是育德。一本好的书可对学生的思维、行为、道德、情操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样,低级庸俗的图书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图书市场繁杂且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学生好奇心强,分辨能力差,有的学生只要觉得内容适合口味就不加选择地阅读,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学校的图书室的藏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好书,不存在这样的顾虑。可以说,学校的图书室正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与品德情操的好场所。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图书室有大量的中外名著或革命领袖、伟人的传记。中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我们教师。学生通过阅读,常常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与精英会晤,与大师谈心,品味艺术家的心灵之果,必会受到教育和启发。在这样高层次的阅读与欣赏中,学生必定会调动自身积极高尚的素养和情操以迎合艺术家的审美品位和哲学内涵,以此就能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为学生选择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不要一味追求作品的故事情节,仅把读书当做是一种消遣行为,而是要选择一些文学性强的图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操、语言技巧等方面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在听、说、读中体会美。这样做,更能直接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