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陈撷芬《女学报》的创办背景与条件

2013-04-29韩天博,杨敏

今传媒 2013年6期

韩天博,杨敏

摘 要:《女学报》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女性报刊,创办者陈撷芬是中国较早涉足报坛的女报人。《女学报》鼓吹女权女学,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号召妇女参与“爱国救亡”运动,为促进妇女觉醒及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立足于《女学报》创刊时的历史环境,试图从背景与条件两方面探讨《女学报》成功创办的原因,希望能够为解读陈撷芬与《女学报》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关键词:《女学报》;陈撷芬;女报人;妇女报刊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71-02

一、引 言

作为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与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的兴废起伏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一次难得的解放,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陈撷芬创刊《女学报》时正值“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两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中间时期。报刊在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碰撞交锋舞台的同时,客观上也使得新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并促成了诸如“新女性”之类新型社会群体的出现。

二、创刊背景——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女权”的兴起

(一)由变法到革命

1895到1898年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扩大影响,鼓吹变法图强的主张,推动政治改良运动的开展,先后创办了近30种报刊……”[1]。这一时期,报刊被视为政治改革的先导,发挥着为维新运动摇旗呐喊的喉舌作用。从整体上看,1900~1905年的中国政治环境处于相当复杂的状况之下。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客观上大幅削弱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实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力又相对弱小。同时,变法维新所倡导的思想启蒙运动已经给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现实变化。各种新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更为尖锐,加之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对资产阶级政治派系的打击愈发残酷,使得这一时期的政治态势更为复杂。然而,革命派虽然在实力上与维新派处于胶着的状态,但双方势力的消长态势已经趋于明显,加之新思潮的助推作用,革命派及其政治主张已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种子开始发芽并快速成长。

(二)“女权”口号的出现与前人办报实践

中国历史上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妇女解放等“女权”思想则是在以康、梁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为“无量数女子呼弥天之怨”,为“女子拯沉溺之苦”[2]。其学生梁启超则在“男女平等”的思想基础上,第一次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妇女问题,提出了“兴女学”的主张。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诸如《论女学》、《倡设女学学堂》等文章,推进“女权”思想的传播与影响。1898年5月,在梁启超的经办下中国女学堂在上海开办,“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国内外报刊争相报道,女学堂声誉鹊起。[2]”

戊戌时期已有个别知识女性响应自身解放的要求,走出闺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在报界,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其“最早的办报活动,是协助她的叔父裘廷梁主持《无锡白话报》的编辑工作,时间是1898年5月。[3]”中国女学堂在上海开办后,其机关报《女学报》创刊,且主编与撰稿人全部为女性。

在陈撷芬《女学报》创刊之前,中国妇女参与办报活动仅仅是高级知识女性中极为个别的现象。在言论上,除通过不同方式呼吁女性接受“女权”思想并鼓励实践外,并没有提出明确提出关于女性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改变国家命运的主张和内容。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新式思想女性的出现以及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对于女性媒介的呼唤也愈发强烈。

三、创刊条件——创办者与客观条件的统一

陈撷芬《女学报》的创刊时间,目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说法是1899年,但只出了四期便停刊。1902年5月8日再次出版的《女报》其实是1899年《女报》的“续出”。1903年,《女报》改名为《女学报》继续出版。因此,1902年《女报》的“续出”被认为是陈撷芬《女学报》创刊之始端。

(一)从大家闺秀到知识新女性的蜕变

1883年,陈撷芬出生于江苏阳湖(今常州)一个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家庭,“她自幼聪颖好学,读书习文,喜欢诗词小品。[4]”1889年,随其父陈范入赣,后随父退居上海。在此期间她“师从潘兰史学诗,颇多佳作”[5]。在沪期间,陈撷芬曾就读于教会学校中西女塾,较早接触到“男女平等”、“博爱”等西方近代思想。“正是中西女塾这种先进教育思想的环境里,陈撷芬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的传媒形式——报纸”[6],使其对近代报刊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为后来涉足报坛提供了理论准备。

有人认为,“陈撷芬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女性如何接受‘父亲也就是男性知识分子所启蒙的个案”[7]。我们有理由相信,早年的家庭与教育背景对陈撷芬思想的蜕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决定其蜕变的走向。同时,其父陈范的报刊实践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通过何种方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实现其思想的外化过程。

1899年,陈撷芬在其父的帮助下创办《女报》,“大力提倡女学,宣传妇女解放,自己还担当主笔……试图用文字打开妇女心智,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员。[6]”这时的陈撷芬虽对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仍旧抱有幻想,但已经不再是那个深居闺阁舞文弄字的大家闺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拥有新思想,并且愿意为女性解放、兴办女学奔走呼号的女报人。

(二)《女学报》与《苏报》

就陈氏父女二人关系来看,已接手《苏报》的陈范为意欲办报的女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完全符合情理的。况且,陈范对大女儿陈撷芬很是宠爱,曾以“两男性顽钝,惟此女表表”、“支那女中杰,舍君复谁蹈”[8]的诗句评价她。

有文章中引用了1902年4月21日刊行的《时事采新汇选》第三卷录自《苏报》的《续报<女报>事例》,其中提到“乙亥年冬间,撷芬女史创办《女报》,月初二册,随《苏报》附送,不取报资,一时深谅女史开通风气之心者颇相期许,或且助以资。[9]”这可以证明《女报》创刊时的经费来源包括“深谅女史开通风气之心者”的捐助,虽没有明确说明陈父对《女报》的直接资助,但“随《苏报》附送,不取报资”则表明《女报》发行方面受到了陈范的有力支持。在《续报<女报>事例》下的《简明章程》(即“详章”)中还有如下记录,“本报目前并不另设报馆,暂附苏报馆内,随《苏报》附送,不取分文。纸墨印费,均由同人资助”、“各埠寄本报函件,望寄上海苏报馆转交”[9]。由此可见,1902年《女报》“续出”时并无独立报馆,而是寄于苏报馆下。

陈撷芬創刊《女报》初期,报刊言论仅以兴女学、呼吁男女平为主。《苏报》自1902年末至翌年初聘请蔡元培、吴稚晖、章太炎等人为其撰写论说,增辟“学界风潮”专栏,报道各地学潮,很快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而《女报》的“续出”则仅在此半年前,且言论上也趋向于《苏报》。

1903年6月1日,《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不断发表激烈反清革命文章,而《女报》已于同年3月13日更名为《女学报》,虽继续鼓吹女权女学并倡导“国家兴亡,匹妇亦有责焉”,但言辞上则表现的更为激烈。陈范本不支持章的做法,却因“假孙中山”事件一天之内转变态度,这中间是否有陈撷芬对父亲的影响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她对待冒充者的态度——“梦坡之女撷芬尤敬之[10]”看出其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支持与敬佩。另外,陈范有意将陈撷芬许配给章士钊,而她似乎对章也很有好感,日后章主办《国民日日报》时,她曾取家中仅有之银两助之。这虽然不能直接印证陈撷芬的政治立场,但至少可以从侧面体现她当时所持的政治态度。

由此观之,陈氏父女二人涉足报坛的时间并无太大差距,但身为新女性的陈撷芬在政治立场上甚至比其父更为激进。根据《苏报》两次言论变化的时间与《女学报》“续出”及更名的时间对比后不难发现,每当《苏报》出现变化时《女学报》似乎总能提前做出反应。这也许是时间上的巧合,但更有可能为父女二人商议谋划的结果。无论这种猜想是否成立,在《女学报》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陈范与《苏报》的主笔们都在物质和思想层面给予陈撷芬莫大的支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四、结 语

陈撷芬创办的《女学报》是中国第一份持革命派立场的妇女报刊。创办者陈撷芬随父亲流亡日本后继续坚持以革命派立场续办《女学报》,在中国妇女报刊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在陈撷芬的整个报刊活动中对“父权”、“男权”的依赖依旧明显,婚后又没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所倡导的“兴女学”、“妇女解放”以及号召妇女参与到“爱国救亡”运动中的主张对日后中国女性报刊的发展、妇女解放事业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报纸草创时踏实工作的女英雄[2,11]”。

《女学报》的创办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相对有利的客观条件共同促生下完成的。而时代背景中又包含了国家与民族,以及女性自身对妇女争取自由平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在政治运动中展现自身力量的需要;相对有利的客观条件则包括了思想准备、历史机遇以及适当的物质基础。当需求与条件两者兼具时,女报人陈撷芬的出现与《女学报》的创刊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参考文献:

[1] 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宋素红.女性媒介:历史与传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方汉奇.报史与报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 李九伟.革命前驱报坛女杰——秋瑾、陈撷芬研究[J].出版史料,2004(2).

[5] 汤培亮, 虞文俊.清季新女性蜕变之轨迹[J].学理论,2010(5).

[6] 陈静.论辛亥革命前期的陈撷芬[J].扬州大学学报,2009(4).

[7] 李晓红.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8] 陈汉侠.蜕庵遗事之一[M].王敏.苏报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 夏晓红.晚晴两份《女学报》的前世今生[J].现代中文学刊,2012(1).

[10] 马叙伦.《太炎先生自定年谱》补遗[J].近代史资料,1985(1).

[11] 王敏.苏报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