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中的“匹配度”误区
2013-04-29周倩昉
周倩昉
案例回顾:
文涛在上海一家外企做HR经理,有着将近10年的工作经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亲的一场大病,让他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按理说以他的资历在老家找份相应的工作本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将近半年的时间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处。
就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一家知名企业的HR经理发了条“招聘主管”的岗位招聘信息。文涛将简历发过去不出半个月的时间便传来了好消息,他和这家企业签了合同。
文涛的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然而文涛和这家公司最终签订的职位是“员工关系主管”,而并非先前的“招聘主管”。更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文涛曾经向这家公司递交过简历,但是被淘汰了。为什么同一个人,同一份简历,在相隔很短的时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之后文涛了解到,当初收到简历的是他们这家公司的招聘专员,是严格按照经理的要求来筛选简历的,如果应聘者和职位要求的行业不一致、职位有偏差、年龄不相符等等各种原因都有可能成为简历被丢弃的原因。后来这家公司的实际招聘效果并不理想,无奈下HR经理亲自出马,发现了文涛的简历,并在面试的过程中发现文涛似乎更熟悉员工关系的处理,所以最终才有了这个圆满的结果。
企业过度“匹配”挡住人才
这个看似戏剧性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回过头来思考先前提到的职位匹配度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招聘环节中都特别注重职位的匹配性,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对所有的求职者都公平,但却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办法。正因如此,职位匹配度被很多企业所高度重视,为各个岗位设定了大量的条条框框。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最近几年正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对“职位匹配度”的过分追捧,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很多企业对岗位需求制定了大量苛刻的标准,包括工作年限、行业背景、学历标准、技术认证、职业经历、外语水平等等。求职者的简历和自己规定的要求稍微不符,就会马上被淘汰。这就很容易将部分原本很优秀但稍有不适的求职者排斥在外,使得企业错过一些优秀的人才。这种苛刻甚至会误导部分求职者的奋斗方向,使他们过分工于求职技巧,而忽视真才实学。这样的做法虽无可厚非,但毕竟挡住了一些真正有缘的求职者与企业的结合。
其次,出于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的不同,一线招聘人员对于各种岗位职位匹配条目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别。就像文涛故事里筛选简历的那个专员一样,企业凭什么要求一名“招聘专员”能够有能力去辨别谁的简历更胜任“招聘主管”一职呢?同一份简历所透露出的信息,专员可能更关注技术细节,而经理也可能更看重综合素质。所以即使有匹配度的标准在那里,衡量上也难免有所不同,从而挡住了一些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
四方联手“松绑”过度匹配
为了用好“职位匹配度”,HR从业者、岗位需求部门的领导、求职者以及企业本身各个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
首先,HR需要提高自己对本企业运营模式、部门流程、行业标准以及岗位需求的全面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加宏观地去看待一份简历,而不是把对匹配度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求职者的简历与自家企业岗位描述的纸面对比。企业的招聘者不能单凭主观臆断去看简历,只有更加熟悉自己的企业、更加懂得自己企业需要什么,才能避免类似案例中问题的出现。
其次,各个部门在制定岗位需求时应该给HR招聘人员一个相对宽泛的把握空间。毕竟企业与求职者缘分的深浅本就没有定量考核的依据,更多还是需要人为的定性分析。所以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给予不同的权重比例。比如某个部门对某岗位的行业从业经验很看重,那么在制定标准时就可以提高“本行业工作年限”这条要求的权重比例。相反如果某部门对“技术认证”并不那么看重,就可以适当调低这项权重比例。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增加岗位需求部门的一部分负担,但对于HR招聘人员来讲,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反过来,求职者也应该能够正确理解职位匹配度的意义。既不要对简历太过字斟句酌以达到尽可能匹配岗位的目的,也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匹配度放得过宽。如案例中的文涛,他认为自己能够匹配各种各样的岗位,往往通过发放海量简历来达到求职目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作为求职者应该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至少应该有个大概的职业发展方向,要沿着自己所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前行。
最后作为企业也应当做出反思。很多企业如此的苛求所谓职位匹配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部分企业没有底气去招聘一个匹配度相對偏低的员工,而这种底气的缺失来源于他们对HR工作中一个模块的忽视,那就是培训。培训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那么紧迫,很多企业觉得培训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甚至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与其这样不如花钱招聘来一个可以胜任岗位的人,这样就省去了培训的累赘。而正是这种恶性循环才导致了如今“职位匹配度”重要性被无限放大。要知道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培训是必须的,这样员工才会伴随着企业成长,员工才会对企业有更强的归属感。而随着培训体系的完善,企业也可以慢慢优化自己的人员结构,为所有重要岗位进行内部的人员储备,企业也不会因为员工突然流失而措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