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三三联动”教学活动探究

2013-04-29符斌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圆锥体教学活动交流

符斌

小学数学“三三联动”教学活动探究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合理利用教学媒体,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从而提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达到身临其境状态的教学活动。“三三联动”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体现在“三学三控”的环节之中。“三学三控”即是:(1)自主探究,精拨巧引(一学一控);(2)成果交流,归纳提升(二学二控);(3)巩固提高,反馈矫正(三学三控)。

经过几年的数学教学实验体验我设计“三三联动”教学活动具体流程如下:

具体环节实施过程:

一、一学一控——自主探究,交流巧引

“一学一控”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合作中精拨巧引、调控学生的体验活动。通过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所谓“一学一控”的重点环节。

“一学一控”的前提是自主学习。学生明确了自主学习要探究的问题之后,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自悟,主动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内化知识,从而促使课堂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有效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觉、自主、高效地学习,形成自学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在小组内或同桌间合作交流,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想,互相帮助解决困惑之处,小组内尽量完成学习任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适时调控,要从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了解和把握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便于有效反馈。教师应当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到每一位成员的参与情况,而非几位同学的表现,真正实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定准备的实验材料:一个圆柱体、一个圆锥体、一小袋大米。让学生自己操作、讨论、探究等活动,结果是把圆锥体装满大米往圆柱体里倒,3次正好倒满,说明了V■=1/3V■。正在学生为自己推出求圆锥体体积公式高兴的时候,设疑:“我手中也有一个圆柱体,一个圆锥体,请大家看我的操作,老师操作的结果是:用圆锥体装满大米,往圆柱体里倒,装了4次才倒满。”这时大家都觉得4次倒满好奇,我们为什么3次倒满?个个小组在下面议论、实践、倒来倒去,议来议去,结果有一小组代表站起来说:“是老师装的不标准吧。”那请一位学生上来当众演示,还是4次才倒满。这正是我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反证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疑惑来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把学生合作探究推向了高潮。这个令人困惑的科学问题,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寻找答案。所以,小组学习再次合作探究、观察、实验、交流、组与组之间进行采访讨论,教具与学具进行对比,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也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原来学生手中一组做的这一实验用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是等底等高的,而老师做实验用的是不等底不等高的。大家自己去探究出这样一条规律,圆锥体的体积是等低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圆柱和圆锥必须“等底等高”。

这样学生既能够深入地、全面地理解问题,又能够将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抓住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在联系,这才是真正的思维深刻性发展的进程。这样学生不但发现问题并解决了问题,还深刻地记住了圆锥体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学会了正确地利用圆柱体积公式求圆锥体体积的

计算。

二、二学二控——成果交流,归纳提升

“二学二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展示成果时,遇到疑难的、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在灵动中(灵动:指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体验活动。)深入探究,找出问题的本质属性,发挥团队精神,集体来研究解决。此时,教师必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控好,让学生把握关键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集中力量交流研讨,解决疑难的、有争议的问题,归纳总结出,把所学的问题从理论上提升到实践上,使之向前发展,学有成效。这就是我提出的“二学二控”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环节。

小组之间汇报学习成果前,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形成合作学习氛围,把目标要求深入探究,解决疑难。接着让学生代表交流本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小组内的疑难问题,或

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深入解决学生的疑难,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学生通过全班交流从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那里获得学习的体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学习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此环节教师的调控作用不可忽视。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控,教师应该多渠道地收集有效教学信息,通过筛选利用教师的精讲点拨与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共同分享自主探究的成果,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总结是教学内容的点睛之笔,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也可以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于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困惑处、难点处,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该讲解时就要讲解,需强调时就要强调,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急于对学生的做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是让学生去质疑、去思索、去争论、去合作,让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三学三控——巩固提高,反馈矫正

“三学三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完成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后,所掌握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通过问答、选择、填空题或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来自我检测,在训练中巩固提高、矫正和补救;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内化要点,强化难点,有效地调控好检测,注意通过学生的训练,及时同学生研讨,反馈矫正,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优化状态。这就是我提出的“三学三控”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

“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教学过程组织者的教师,就必须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有效反馈,当堂了解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学生有困难,哪些知识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都要全面了解,采取措施补救。采取的形式可以是自我检测、小组内多向交流、反馈练习等,以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顺利地按照目标要求形成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相互作用的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章节化简这一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9a-3=6a”,在矫正时举出另一个例子“9a-3a”揭示这个例子的本质是“9×a-3×a”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写成“(9-3)a=6a”而“9a-3”就是“9×a-3”,因为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无法使用乘法分配律来化简。另外,在作业批改和试卷评阅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学生在每章每节练习或检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记载,然后看哪些问题属少数人的,哪些问题属群体性的。属少数人的问题不能集中矫正,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个别矫正,属群体性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集中在课堂上矫正,否则就会大面积影响或阻碍后继内容的学习。

学习中我们不但需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展示思维过程,评价自我发展,找出失误的原因,及时了解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进行反馈,调控教学思路,提出改进的方法,逐步形成能力,教师还要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通过反馈性练习或者检测,其结果有利于教师调整学习指导活动。在检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可抽一些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批阅,也可同位交换或小组批阅,然后汇集检测结果,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讲解、强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三三联动”教学活动探究取得显著的

效果: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发学生通过音像资料等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运用“三三联动”发展性教学手段,重视数学思维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3.精心策划,利用实物,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物质化手段和非物质化手段的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5.运用多媒体,重视教材中数学广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

6.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经过2010、2011、2012三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所教学的班级

数学成绩在全市调研考试中名列前茅,综合考评小学数学名列全市榜首。

成绩對比图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三三联动”的教学活动实施以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文化素养、整体综合素质提高较快,教师教学和业务水平都相应向前推进了一个台阶,所以,我们对“三三联动”的教学活动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 广东省雷州市雷城街道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圆锥体教学活动交流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此交流,太暖!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种新型夹具设计
简单而精致的BUBA台灯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