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发探
2013-04-29朱韦巍刘冬冰
朱韦巍 刘冬冰
摘 要:方言与民俗关系十分密切,很多民俗事象往往通过方言词语表现出来,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需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民俗具有地方性,那些和民俗密切关联的独特的词语同样具有其地方性,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因素。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化石,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流变。
关键词:扬州方言 民俗 地域文化
汉语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研究汉语语言史、汉语音韵都离不开方言材料。上世纪初,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在其《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中,出于研究汉语古音的需要,在全国选取了三十个方言点,其中属于江淮话的有扬州和南京。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先生在其《汉语语音史》中论及语言发展的规律时也多次举用了扬州话的例子。由此可见,扬州方言因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方言与民俗关系十分密切,民俗事项往往通过方言词语表现出来,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需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化石,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流变。本文拟从方言词汇的角度,探究扬州方言中的地域文化因素。
一、扬州方言词汇蕴藏的民间故事与典故
民间故事、传说多为口头流传。扬州方言和民间故事的关系不仅表现在这些故事用方言流传,还表现在有的故事来源于方言词或者有的方言词来源于故事,亦或是故事借助于方言得以广泛传播,其中的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并广为流传。
“神气六国”一词在扬州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也让不懂扬州方言的人感到好奇,神气是谁神气?六国又是哪六国?“神气六国”出自先秦“苏秦配六国相印”的典故。据《战国策》记载,苏秦第一次出山,试图劝说秦国国君秦惠王借着秦国的有利地形,把函谷关打开进攻别国,而倘若别国进犯,只需关闭城门即可。地利人和都占尽,加之秦国发达的农业,便可干一番大事业。而历史上,秦惠王是一个胸无大志、十分“守成”的君王,故苏秦并未得到重用,直到他当掉来时携带的皮大衣,用尽盘缠,不得已只好落魄回家。结果遭遇“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的冷遇。苏秦受此打击,心中燃起对秦惠王的怨恨,便奋发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几年后,苏秦第二次出山,说服赵国的侯王联合其他五个国家,与之结为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苏秦成功游说五国,将六个国家的相印全部收入囊中,身挂六国相印。故扬州人口中的“神气六国”,神气说的是苏秦,六国是指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国家。比喻人故作神气的样子。如:
“像个大人神气六国的。”
扬州方言中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成语——“波斯献宝”,常指“搬弄、炫耀自己的宝物”,含讥讽之意。扬州方言中意指把自以为好的东西拿出来或给人看。
波斯宝物由来已久,西汉时已有“玻璃珠”等传入中土。北魏前后,波斯商使远道贡献来的玻璃壶、盘等用具,罗马等的珍稀宝物等,如潮涌入。唐代,扬州不仅为国际最有名的经济都会之一,且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胡商在这里兴贩谋利。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征集到了一件双耳绿釉大陶壶,后又陆续发现和采集到了二三百片相同的陶片标本,经过研究,这批陶器在胎色、胎质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都与中国绿釉陶器有明显区别,属于仿制波斯产品。陶片多出土于晚唐、五代地层内,伴出遗物均属中晚唐或五代时期,表明8世纪晚期至9世纪波斯陶器流入中国。
明代“波斯献宝”还是一种舞蹈。《明宪宗行乐图》中有一组“胡人献宝”:一胡人牵一头狮子(人扮),四胡人随后,其中有二胡人头发卷曲,着靴,每人手捧宝盘,上有珊瑚、象牙,另一人肩扛珊瑚,一中年胡人捧手鼓边敲边舞。胡人献宝象征国力强盛、天下太平,这些胡人中应有波斯人在内。成语“波斯献宝”的文字出处,韦明铧先生认为“可能是清中叶浦琳所著的《清风闸》一书”,“其用法与今天完全一样,是含有讥讽之意的”。除了在佛经《建中靖国续传灯录》中可以找到踪迹外,又发现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明末清初李渔《肉蒲团》都提到“波斯献宝”,特别是后者已有贬义色彩。再如清初东台人徐述夔《八洞天》“那婴儿颈项下一团毛,又像献宝的波斯”,充分说明明末清初“波斯献宝”已成为扬州方言中的口头语。
扬州方言里的“五二六三”(又作“讹二六三”)和“无而不轨”,是两个近义的贬义词,都含有为人不正派、不正经之意。扬州坊间传说杨玉环和安禄山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有一天两人又在一起厮混,适逢唐明皇驾到。当时安禄山背对唐明皇,没有发现皇帝到来,杨玉环只好喊到“吾(我)儿禄山见驾”以提醒安禄山,掩饰丑事。安禄山随即转身下跪,唐明皇说:“吾儿不跪”。后来人们就把“吾(我)儿禄山”说成“五(讹)二六三”;把“吾儿不跪”说成“无而不轨”。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可靠程度,但就语言事实而言,扬州话里没有儿化韵,有入声,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二、而、儿”都读成“a”,“六、禄”“山、三”同音,“吾、五、无”“我、讹”“轨、跪”仅是声调上的差异,它们之间由于轻声或是连续变调的关系,在扬州话里就成了“五(讹)二六三”和“无而不轨”。当然,编这个故事的人未必清楚语言学的理论,仅是按语言事实进行杜撰。加之故事本身所说的杨玉环和安禄山之间关系不正经,使人听起来便有几分真实感。于是,“五二六三”(“讹二六三”)和“无而不轨”就成了扬州方言词汇中表达“不正派,不三不四”的意思。如:
“我跟你讲,别一天到晚跟这些无而不轨(五二六三)的人在一块,不学好。”
扬州方言中“三统一冈”意思是移动三次地方,吵一次架。“拿手”意为用手。“顶顶不歪”意为顶一顶就不会歪倒。这几个方言词均源于吉高的事故,主人翁吉高是个类似阿凡提的汉族机智人物。吉高故事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借以方言的谐音造成歧义使财主上当,使穷人得到好处。如他对财主说他每天搓绳子是“三统一冈”,而财主以为他每天可搓三桶加上一缸;他说车水“拿手”,实为“用手车水”之意,财主则以为他很会车水;他说他堆草堆“顶顶不歪”,意思是他堆的草堆要用其他东西顶一顶才不会歪倒,财主则以为他堆的草堆可笔直到顶。这样,吉高尽管绳子没有搓,水没有车多少,草堆堆得七倒八歪,但由于吉高有言在先,财主无奈之下不得不付工钱。
二、扬州方言词汇渗透出的扬州食文化
淮扬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中扬州为淮扬菜的中心之一,菜肴和食物在扬州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扬州的方言词汇便是最佳佐证。
“六角真真”就是有规有矩、正正规规、摆架子、摆谱子的意思。民间有人说这是由食品“江脐子”有六个角演化而来。原来这个江脐子也叫京江齐子,扬州话中的j与g时常混读。“江”此处读“缸”(gang)是由镇江(京口)传过江来的一种大众食品,烧饼店将发酵好的面团脐子用刀切一下,不切透再放在炉中烘烤,成品形成了六个角,不像其它面食:馒头、包子、烧饼或圆或长但没有棱角,故有“六角真真”之说了。后比喻生活中处人待事认真的态度。如:
“别给我来六角真真的了,就进门说几句话,还填什么倒头[1]会客单,弄得像个衙门似的。”
扬州方言里的“吃茶”是个很有特色的方言词。“茶”在普通话里通常是指茶叶泡制的饮料,因而和“茶”相配的动词是“喝”。扬州话中的“吃茶”,除了茶叶泡制的饮料外,还包括一些米、面、果制食品,这样和“茶”相配的动词自然是“吃”。
“吃茶”一词,在古代除了“喝茶”这个意思外,还有“女子受聘”的意思。这个习俗在扬州一直沿袭下来,扬州方言中称定婚送聘礼为“下茶”,称聘礼为“茶礼”。在聘礼中还带上茶叶,女家对聘礼中的其他物件通常都是退还一半,而唯独茶叶是一粒不能退的,退则表示不允这门亲事。
自清代康熙年间起,扬州随着盐运和漕运的兴起,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和典型的消费城市,富商大贾云集扬州。由此,酒楼茶馆在扬州城里到处可见,饮茶之风更盛。商贾们进茶馆除了品茗消遣以外,更重要的是谈生意。这种风习逐渐扩展开来,一般的百姓之家有大小事也进茶馆商谈。由于进茶馆增添了这一类内容,自然也就不能光是饮用茶叶泡制的饮料了,必须增食一些点心,如:三丁包子、干层油糕、翡翠烧卖等。这样,一部分人的早餐也进入茶馆食用,但仍称为“吃茶”,这类“茶”自然是“吃”,而不能“饮”或“喝”。扬州话里与“茶”有关的词语还有“吃讲茶”“吃早茶”“吃晚茶”“茶干”“茶米”“你请我吃早茶”等。
除此之外,扬州还有很多关于吃的口头语和顺口溜,如:“开花韭,花下藕,新娶媳妇黄瓜妞。”将新春的嫩韭菜、荷花盛开时花下的嫩藕和黄瓜架上刚结的嫩妞儿比喻新婚的老婆,有种鲜嫩有味的意境。
三、扬州方言词汇映射出的地方生活习性
“水包皮”和“皮包水”是老扬州流传下来的形容扬州当地人生活习惯的两句话。老扬州是一个消费的城市,这两句话是对当时的豪商巨贾、有闲阶层以及部分市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故自古就有“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说。
“皮包水”顾名思义就是皮里包着水,这里的“皮”指的是胃,李斗《扬州画舫录》里记述:“吾乡茶肆甲天下,多有以此为业者。”由此可见,扬州人日常生活中的“茶”文化由来已久。吃早茶是每个扬州人新一天的开始。所以进茶社吃茶,名曰“皮包水”。在扬州当地的茶社里不仅可以“包水”,还可以“包”各种美味的小吃。
再说“水包皮”,用“水”包着皮是指在浴室洗澡。老扬州的浴室门口都要挂一个灯笼,所以扬州有句歇后语:“澡堂里的灯笼——天天挂。”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捶腿、品茗、小吃、聊天、理发、剃胡子、闭目养神,直至呼呼大睡。
扬州人生活安逸悠闲,相对于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扬州人的生活节奏缓慢。除了吃茶、泡澡,生活当中自然缺少不了麻将这样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扬州话说“六不搭对”意为“不相关,没关系,搭配不上”。这个词便源于麻将。“六不搭对”一词是麻将术语,麻将中两张同花式叫对子,三张能“碰”,四张则“杠”,而同种花(条、饼、万)只要连续的三张,即成“顺子”,扬州方言又称为“搭子”,若是到手的一张牌,六面不靠,既不成条饼万三种搭子也构不成对子,不能碰也不能杠就叫六不搭对。扬州人玩麻将几乎全民皆兵,所以将麻将术语引伸为别有寓意的扬州方言词汇就不足为奇了。如:
“开妇女会把老头找来干做什么?真是六不搭对”。
四、扬州方言词汇显露出扬州历史文化习俗
扬州城市历史悠久,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刻影响着当地方言词汇,从这些词汇中依稀可以看见历史中繁华的扬州城。诸多历史因素对扬州方言词汇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就此消逝。
“盐”不是个方言词,但盐曾使扬州达到封建社会辉煌的巅峰,由此而产生了若干俗语,有着很深层的含义,如“打死盐侉子”是说菜太咸,既揭示“盐官卖”的制度、打击私盐政策,同时又揭露了一些缉私者的不法私分。此外还有“一把盐勒住了”“一肚子花椒盐”等这些俗语都充分揭示出了扬州历史文化的特色。
各地都有一些因方言语音而产生的避讳词和吉祥词,各有各的特色,有的词在甲地是吉祥的,到了乙地可能就是避讳的。在扬州探视病人都要带上苹果,谐音“平(安之)果”。但相同情形发生在上海便不能带苹果,吴方言中的“苹果”与“病故”同音。
“缸丧吵死”在扬州方言中指吵架,这是个贬义的词,从字面上看,这个词让人颇为费解。王少堂在扬州评话中把它写成是“缸丧”,仍令人不解:为什么会用“缸”这个器物的名称来做动词?盛水的“缸”不可能被“伤”,也不可能“丧”。有人认为,此为扬州旧时出殡时用的一个词,灵柩是要有人来用杠子抬的,旁边是哭哭啼啼的丧户,应是“扛丧吵死”,或许有点道理。
文化与语言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影响因子改变和发展着语言。但语言中,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痕迹是无法被磨灭的。除了扬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世代流传的民俗典故,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也不断渗入扬州方言。由此可见,方言词汇是当地文化探源的一个重要视角,地域文化差异也是当地特色词汇形成发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
[1]“倒头”,扬州方言口语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破烂”“该死”,表示厌恶、愤恨或埋怨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王鸿.老扬州[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4]鲍鹏山.先秦诸子十二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5]李荣.扬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6]韦明铧.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朱韦巍,刘冬冰 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2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