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3-04-29余开元秦俊余沂
余开元 秦俊 余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程改革背景。(2)农村小学教学现状。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真实平凡的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写作兴趣,写出充满灵性,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该课题针对作文教学中学生无话可写,语言枯燥无味,文章素材堆积,缺乏灵活的写作技巧,呆板、无创新能力等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同时,启迪、熏陶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鼓励、赞赏,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的投入學习。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范文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习作方法,使学生愿写、乐写,不断改进写作方法与技巧,丰富写作内容,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研究怎样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习作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掌握良好的写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的水平,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农村生活经历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办好本校作文期刊,选登优秀作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鼓励学生参赛和向报刊杂志投稿。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将习作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并把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向上级刊物投稿参评,渗透到其他农村兄弟学校。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课题研究队伍建设。成立课题研究中心组,组织主研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探讨研究中碰到的困难,及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策略,逐步调整研究计划,修改研究方案,保证研究的实效性。2.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主战场,因此,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各项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几年来,我们每星期都有中、高段语文教师在课题主研人员一起商讨的基础上,在学校公开执教习作研讨课:《熟悉的一个人》、《编童话故事》、《难忘的一件事》、《家乡巨变》、《我喜欢的家乡菜》等,并认真组织评课活动,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方案,全面提高全校语文教师习作教学能力。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题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这些都需要课题组成员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探讨直至内化,促进研究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及行为的跟进,以新课程理念来引领课题研究,组织研究成员学习了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及《四川教育》、《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导报》上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查阅《中小学教研与科研》等书刊,并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理论,认真做好笔记,把先进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实践。4.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课题组成员借助远程教育的东风,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开展研究工作,网上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听名师讲课,把作文课上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相长。5.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把习作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采用自评、同桌评、师生评,将所有文章划分等级并评奖,每月集结优秀习作,教师参与点评,每学期末把优秀习作进行展评,并向上级刊物投稿。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通过研究实践,构建了适合农村小学生习作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融进农村生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其中包括收集农村生活中优美、有趣的语言,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至至长,夏至至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身边常见的、丰富的农村语言,及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其次,学会观察农村优美的景色和巨大的变化,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没有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但生命的灵性与活力能得到凸显,天真烂漫的童趣淋漓尽致,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同时,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孩子们由于生活在农村,节假日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农活,经常要求学生通过日记及片段习作。由于有了真正的亲身体验,耳濡目染劳动场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充实、丰富,感受真切,无不体现出质朴的生活气息。使学生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2.指导观察,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形成灵活适用的写作技巧。首先要多写多练,天天练笔。大自然是优美的,农村生活是丰富的。只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文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在观察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调动不同器官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学生们发现身边熟悉的事物中还没有触及到的陌生的一面,更能唤起他们对其不为所知的事物了解的欲望,一篇篇快乐的习作思路就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地诞生了。3.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老师们的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形成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参与研究的教师作文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作文常态课、公开课、研讨课上得轻松主任,学生习作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理论学习,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课题组多位老师撰写的作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小议下水作文》获全国“小语报杯”论文大赛三等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荣获“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并发表于《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文献。《作文批改讲原则》发表于德阳广播电视报。《浅谈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一书。《快乐作文》等二十余篇论文获县、市获奖。4.开启学生写作智慧之门,让学生收获成功。课题实施以来,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真实平凡的农村生活中积累素材,用自己独到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事物,感悟农村生活的真善美,写出充满灵性,具有时代气息言之有物的文章,不少学生养成了写日记,写片段作文的好习惯,学生的习作水平大面积提高,孩子们不再怕作文了。近两年来,我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有32名学生参加四川片区复赛成绩优异,获得小学组一、二、三等奖。有四篇文章在德阳日报登载。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如习作教学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该如何把握?信息不畅的偏远农村学生感受社会知识的质与量与城市学生无法相比,我们用什么途径来弥补这些缺陷,发掘这些农村孩子的潜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写作教学的研究没有穷尽,虽然在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我们的研究还较肤浅,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对课题研究工作认真反思,从思想上、理念上、技术层面上都要认真总结,以适应课改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