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数字港口”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9沈毅
摘要:建设数字港口体现了厦门致力于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业和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思路和信心。笔者通过参与规划和建设厦门数字港口的切身体会,论述了厦门数字港口在规划建设中的创新性,并分享了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关键词:数字港口 集装箱 东南航运中心 港口现代化
0 引言
“数字港口”是港口信息化高級阶段的通俗说法。厦门“数字港口”建设,就是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厦门港口物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如货物、堆场、码头等形成有机统一体,同时联接货主、船东、代理、口岸、税务、金融保险等单位和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经营和管理模式,推行全面营销,全面预算,优化资源配置,以信息化带动港口的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从而有效地提升现代化港口的经营管理水平。
1 厦门“数字港口”建设的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EDI、RFID等技术的运用,作为福建省第一大港,厦门港的港航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厦门市政府提出的以港立市、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及邮轮母港的目标指导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和利用,打造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数字信息化系统,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港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上海、青岛、天津、大连这几年先后提出建设数字港口目标,厦门港作为海峡西岸的龙头港,为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也应肩负起数字港口的建设重任,重点发展信息工程,通过信息化提升港口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开发利用港口生产经营信息资源,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港口系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带动厦门及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争取在全国数字港口建设中起示范作用。“数字港口”建设体现了厦门致力于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业和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思路和信心。
2 厦门“数字港口”的实现与创新性
集装箱业务是港口物流的最重要的部分,厦门“数字港口”的建设以码头装卸主业为中心,以国际集装箱电子单证作业系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系统和区港联动国际物流公共平台三大核心应用系统的建设为重点,利用通信、网络等有效的信息流方式,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先进的接口技术,连接货物、物流、码头及通关各个环节,把广大货主、船东代理、海关、商检及世界港口联为一体,形成完整的物流链,为各方面提供综合性、智能化信息服务,并逐步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的航运信息枢纽。
厦门数字港口建设功能示意图如下所示:
2.1 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厦门“数字港口”建设以信息工程方法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实施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行业和大型企业数据库,使信息化建设步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正确轨道。统一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信息工程项目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化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集成。制定业务协同管理相关策略和标准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化的数据交换,有效地支撑核心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面提升厦门港的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2 以“数据”为基础,推进无纸化业务操作。突出“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工程方法论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数据建模成果,在分析继承厦门港已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作为标准数据库支撑平台,融合先进的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技术,重建以主题数据库为主体的数据环境,依托数据中心平台强大的数据交换功能,采用成熟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数据库技术、XML、身份认证技术、因特网技术、标准化技术建立单证电子化系统,实现灵活可靠的电子配载申报和设备交接单电子化。
2.3 以自主研发为主,融合多种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在这一大型应用系统中,中间层接口平台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自主研发的接口技术,为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应付大量数据访问,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进行无缝畅通协同工作提供了保证,真正做到了安全可靠、高性能、先进、开放和标准化。同时,导入国际先进的NAVIS SPARCS为核心的码头管理系统,使整个系统具备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特点,能更好地通过计算对人员、机械和堆场空间的最佳利用来极大的提高效率和作业量,从而提升码头作业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融合最尖端卫星技术的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集地理信息、卫星定位、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高科技手段为一体,实现集装箱及码头车辆运输的现代化自动管理、提高码头堆场的作业效率。采用市场领先并成熟的技术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节资增效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有力保障,按内部供应链管理思想,建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采购作业流程,使资产、物资的计划、采购、企业内部供应链中信息流、商务流、物资流与工作流程的时间进程保持同步,以尽可能短的采购周期、尽可能小的库存保障、尽可能低的成本支出,满足生产运行与设备维修的需要,为企业节资增效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有力保障。
3 厦门“数字港口”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数字港口项目的实施,通过建立完善的口岸电子商务模式和信息服务体系,优化港口通关环境,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港口一体化管理的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使厦门港逐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和东南沿海航运物流中心。同时,为厦门港带动了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并大大提升了厦门港对台航运的竞争力。
数字港口项目把现有的口岸信息系统、海关及检验检疫信息系统、保税区信息系统等各种口岸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建立了面向货主、与经贸、口岸、航运等联网的开放式物流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港口物流的强大支撑,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将包装、运输、装卸、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港口运作效率。
数字港口的打造,极大的提高了厦门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在现有码头装备和人力资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促进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長,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无纸化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厦门港物流类企业减少近亿元的人工成本,使厦门港更具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为提升厦门港的国际排名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领军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港口的建设,为厦门港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与技术人才,学习并掌握了项目建设可能存在风险的应对策略,为大型的平台类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1 大型平台类的建设项目应该在国家或地方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领域去开拓,了解业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国内外的现状,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将项目建设的政策风险降到最小。
3.2 项目应尽量主要采用已经成熟稳定的技术,以具备较强资金支援实力的实体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并积极引进、培养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业务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的人才队伍。
3.3 项目实施团队树立“以人为本”的方针,为人才提供满意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在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考评制度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员工以及管理者切实感受到压力,进而转化为动力。
4 结语
厦门数字港口建设在完成了首期三年的建设任务后,目前正在向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建设进行对接升级。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性航运中心,集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于一身,海港、空港、陆地港与信息港为一体的智能型港口,并突出对台功能、实现与台湾港口合作双赢。新一轮的厦门数字港口建设将在2015年初见成效,争取“十二五”期内,使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从目前的600多万标箱跨越至千万标箱,到2020 年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将基本形成,从而促进厦门港再度腾飞。
参考文献:
[1]张强.我国港口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J].港口科技,2007-05.
[2]吴春来.建设数字化物流型港口——数字化数据系统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应用[J].港口科技,2008-05.
[3]范理明.中国数字港口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水运,2007-07.
作者简介:沈毅(1977-),男,上海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应用系统开发及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