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注桩质量缺陷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013-04-29李长伟
李长伟
摘要:文章分析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详细阐述灌注桩在导管堵塞、缩颈、扩颈、孔壁坍塌的控制措施,针对灌注桩的质量缺陷,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灌注桩 质量缺陷 防治措施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工艺方面我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凭借适应广、成本适中、施工便捷等特点,在一些工程领域被广泛推广和使用,深受施工方的好评。但是,钻孔灌注桩也存在一些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大约有5~10%的灌注桩在被检测中存在缺陷,特别是在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缺陷率高达14.7%。基于此,为了防止发生断桩、堵管等现象,确保灌注桩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坍落度。
1 断桩的成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1 形成断桩的原因 ①混凝土首批灌注时,导管下口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出现偏差,或混凝土中的导管埋置深度不够。②检测已灌注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时出现错误,导致埋置导管深度过小,导管拔脱过程中出现提漏,导致灌注桩出现夹层,造成断桩。由于探测仪器自身存在误差或者超压力不大,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后期,出现对混凝土表面的误判。因此,为了确保测量质量,在提升导管时不出现失误,用规定的测身锤遵照测量规程对孔内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严格测量,认真核对。③埋置导管的深度在灌注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如果埋置导管深度过大,延长了灌注时间,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了混凝土与导管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在施工时,施工设备相对比较落后,连接螺栓在提升时被拉断致使导管出现破裂,产生断桩。④卡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施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在配制混凝土时,配料随意性比较大,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出现错误,混凝土的坍落度波动比较大,混凝土混合料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就会出现离析现象,使粗骨料之间发生相互挤压进而阻塞导管,产生断桩;如果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者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時间变短,增大混凝土的下落阻力使导管出现阻塞,发生导管被卡,造成灌注桩发生断桩事故。⑤坍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比较恶劣,导致井壁发生严重坍塌,以及钻层中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灌注桩断桩。在由于地质结构引发的断桩,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断桩较为严重。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导管发生漏水、机械出现故障或突然停电等造成施工被迫中断,以及钻井中的水位突然下降等都容易造成灌注桩发生断桩。为了确保灌注桩的成桩质量,灌注混凝土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1.2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①原位复桩。通过超声波在施工过程中对灌注桩进行断桩检查,及时发现断桩。清理完毕断桩后,在断桩原位重新浇筑混凝土灌注新桩,原位复桩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断桩问题。通过原位复桩法对断桩进行修复,复桩效果好,但是该方案的难度系数大、周期比较长、费用比较高。原位复桩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的重要程度等选择使用。②接桩。灌注桩成桩后出现断桩,在桩顶标高不足的条件下,通过接桩法对断桩进行处理:a开挖断桩,挖出桩头,对灌注桩的断桩进行清理,除去桩头的浮浆和松散层,露出钢筋,整理和冲洗露出的钢筋,清除干净后将原钢筋接长,然后浇筑混凝土,直到满足灌注桩的设计标高;b嵌入式接桩。该法主要用于清除已浇混凝土难度系数较大,解决灌注桩的成桩因混凝土停浇而出现的断桩问题。③桩芯凿井法。所谓桩芯凿井法,在降水的同时在断桩中心采用风镐凿出直径为80cm的井,井深至少要超过灌注桩的缺陷部位,然后对灌注桩的断桩进行封闭,将桩内的泥沙清理干净并放置钢筋笼,最后浇筑膨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挖孔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浇筑。④补桩法。补桩在桩基承台(梁)施工之前进行,如果灌注桩难以承受上部荷载时,补桩施工过程中,如钻孔桩之间距离过大,考虑在桩与桩之间进行补桩。
2 导管堵塞的控制
2.1 病因分析 导管堵塞容易发生在开始灌注时或灌注过程中。导管堵塞形成原因主要为:导管低端与孔底之间的距离太小,进行初次灌注时,沉渣插入导管的低端发生导管堵塞;灌注的混凝土粗骨粒径过大直接堵塞导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在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将导管堵塞;拌合不均匀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出现堵管;灌注时出现中断,混凝土出现初凝,堵塞导管。导管的连接部位焊接不到位,在管内出现水塞;机械发生故障,导致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2.2 导管堵塞的处理及防治措施 ①堵管处理。初灌时发生堵塞,提出导管清理导管内混凝土并清孔,重新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深度不大时用长杆冲捣;反之,反复提升导管进行插振;或者将导管拔起后清理,如果灌注高度不大时重新钻进,如果灌注高度较长,导管清理完毕,直接把导管插入混凝土2~3m,将导管内泥浆用水泵吸出,最后重新灌注。②预防措施。隔水塞与导管内径大小要匹配,能顺利排出,在隔水塞的顶面安装隔水胶垫,为防止骨粒长阻水塞,先储灌0.2~0.3m3水泥砂浆,再灌注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粒径小于25mm,其最大粒径不超过导管内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保持在18~22cm,坍落度在15cm的时间大于1h;搅拌机拌合混凝土时,时间大于90s;导管应在大于0.5~0.7MPa下试压,时间大于15min不泄漏,确保导管的密封性良好,避免导管内形成水塞;当导管被隔水塞堵塞时,提起管将混凝土拌合物清除,下隔水塞重新浇灌;当孔内混凝土已初凝,采用直径稍小的钻头钻进导管底端,进行清孔,然后浇灌混凝土。
3 缩颈、扩颈的控制
3.1 病因分析 当钻头振动过大,出现偏位或者孔壁坍塌时容易造成扩孔,而缩孔是由于钻头磨损严重、未及时焊接或者地层存在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灌注时由于泥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比重和粘度是泥浆主要的性能指标,泥浆如果过稀携渣能力不够,如果泥浆过稠,在孔壁形成泥皮,减少了桩径。土层经吸水后膨胀形成疏松蜂窝状厚层泥皮。
3.2 防治措施 为了形成良好的孔径,避免出现扩径,钻机要保持固定和平稳,为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要求减压钻进,成孔时要求慢慢钻进,泥浆比重始终要适当,孔内的水位要保证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为了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成孔或清孔后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避免出现缩径;通过采用优质泥浆,为了降低失水量,尽量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当设计桩距<4D时,通过跳隔1~2根桩的方式进行施工;在邻桩成桩36h后对新桩进行开钻;采用标准尺寸钻头进行扫孔;清孔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4 孔壁坍塌的控制
孔壁在成孔中或成孔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塌落。
4.1 病因分析 孔壁出现坍塌,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护筒埋设不到位,护筒内水位不高;混凝土的灌注时间过长或者等待灌注的時间较长。另外,事先未预料的情况也会导致孔壁出现坍塌,如未按规定埋设护筒、护壁效果不佳、泥浆粘度效果不好等,在下放钢筋笼或升降机具与孔壁发生碰撞容易造成埋、卡钻,应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解决。
4.2 防治措施 首先研究分析工程现场的地质勘察报告,对施工的地层结构进行详细了解;其次埋设护筒要到位,下放钢筋笼以及升降机具防止和孔壁发生碰撞;再者,在特殊地层通过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进行钻孔,并用优质的冲洗液保护孔壁,防止出现坍塌。进行钢筋笼吊设时,钢筋笼缓慢下沉,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成孔后,混凝土等待灌注的时间不超过3h,并缩短灌注时间,加快灌注速度;钢筋笼下放的过程中,在坍塌孔深以上1~2m利用浆砂、粘土混合物进行回填,通过原钻头和优质泥浆进行扫孔处理;当钢筋笼与孔壁发生碰撞,引发坍塌时,通过适当的钻头附加优质泥浆进行扫孔或用导管清孔。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中,为了减少沉渣时间,确保灌注桩质量,在钢筋笼下放后进行二次清孔时,要对高比重泥浆进行替换,然后灌注混凝土。另外,在成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坍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压浆、旋喷等工艺处理桩芯局部夹泥砂或桩芯空洞等缺陷。
参考文献:
[1]张长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7(29).
[2]何磊明.浅谈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3]韩崇高.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析[J].价值工程,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