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校园学生偷盗事件的能力要求
2013-04-29彭小银李苑胡桂花
彭小银 李苑 胡桂花
摘 要:正确处理校园安全事件,不仅是对辅导员综合能力的检验,也是对辅导员是否履行职责的考查。为进一步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笔者以校内学生作案的偷盗事件为切入点,对其特点和原因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力图从校园学生偷盗事件中探索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偷盗事件;处理;辅导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24-02
民办高职院校中,影响校园安全和稳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素质不够高,如学生离校出走事件、打架或群殴事件、重大失窃事件;二是学校管理不善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因后勤管理而引发的,具有对抗性过激行为的舍区闹事、破坏公物等事件。但无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校园安全事件,都在不同程度地给学校造成财产的破坏和声誉损失,如果处理不恰当,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辅导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预防和处置校园偷盗事件,笔者从校园学生偷盗案的特点、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辅导员应对此类事件的能力要求。
一、校园学生偷盗案的特点
据了解,目前发生在普通高校的校园失窃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偷盗物品以有形财物为主
随着时代发展,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除了拥有现金、饭卡、自行车等传统的有形财物外,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还拥有了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信息时代的新型贵重物品。所以,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学生偷盗案,学生失窃的物品主要为现金、饭卡、电脑、手机、相机等有形财物。
2.作案者主要为校内学生,案发地点比较集中
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在半封闭式管理的大学校园里也不例外,尤其是发生在宿舍、教室这两个地方的失窃案,作案者均是本校学生。因为这两个地方,社会人员不容易进去,只有熟悉环境的人才比较容易作案。所以校园偷盗案的案发地点也主要集中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上体育课的场地等人员集中的这几个地方。
3.偷盗形式以个人作案为主
学校与社会不同,社会上的偷盗案比较多是文化低下的无业人员,作案手段比较成熟,团伙作案也常见。但在学校发生的偷盗事件,如果作案者是受过教育的学生,主要是个人作案为主,采用的手段主要是撬门锁、顺手牵羊、私配别人宿舍钥匙等等。偶尔有偷盗同伙,但都是偶然的、不固定的偷盗团伙。
4.案发后的处理方式以报告辅导员为主
笔者对我院19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110名学生认为当贵重物品丢失,会立刻报告辅导员,占被调查者的57.89%。还有15.79%的人选择报警,26.32%的学生选择不报告,自认倒霉。由此可见,校园偷盗案发生后,学生的处理方式,绝大部分学生是报告辅导员处理。
二、校园学生偷盗案发生的原因
1.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派出所破案率低
学生偷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是直接原因之一。而目前高校的教育方式较多是一种单纯的“行为模式教育”,没有上升到“意识教育”的高度,造成大学生尽管懂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没有从根本上起到规范、引导、评价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标准,将社会公德、学校纪律甚至法律法规抛于脑后,遇上适当的时机就有可能发生偷盗事件。
此外,由于高校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校内发生的各类案件只能报公安部门立案调查,而派出所管辖单位多,事务繁杂,警力不足,致使发生在高校宿舍的盗窃案不能得到及时查处。作案得逞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壮大了侥幸逃过惩罚学生的胆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偷盗案屡发。
2.学生安全意识不高,宿舍设施较差
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经常会发现学生出门不注意关好宿舍门窗,午休和晚上睡觉时,门没有反锁。在日常生活中,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在桌面或者床铺上等显眼的位置,给人顺手牵羊的机会。
部分宿舍楼的门窗等设施质量较差,宿舍窗口没有安装防盗网,门锁的防盗性能较差,案犯可借助一些简单的卡片之类的东西,打开宿舍大门,或者轻而易举地开窗入室行窃,大大增加了学生宿舍管理的难度。
3.校园安保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不高
在校园安保服务社会化这一管理体制下,为节约成本,物业公司聘用的维护校园安全的保安队伍,文化业务水平普遍偏低,加上没有严格的岗前培训,缺乏“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和技能,导致管理和服务都不到位。一旦发生校园安全问题,均报由辅导员处理。
另外,贫富差距大和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形成心理疾患;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教师稀缺,缺乏实战经验,对学生心理疾患的预防和诊治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由于学生心理出现偏差而导致的偷盗案在高校中也存在。
三、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稳定高校局势,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能否正确处理校园安全事件是对辅导员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辅导员履行职责的检查。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在校园安全事件发生时,辅导员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据笔者调查显示,有42.11%的学生不知道学校保卫处电话,还有44.21%的学生是看见过学校保卫处的电话,但未记住。因此,针对校园学生偷盗案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在无法依赖学校保卫处的情况下,为处理好学生偷盗事件,辅导员须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的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
虽然辅导员不是侦探,更不是福尔摩斯,但接到学生报告的失窃案,辅导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这是对辅导员最基本的要求。到了作案现场,辅导员需对现场的情况认真观察。如在学生宿舍的失窃案,首先查看宿舍的门窗情况,被盗物品所放位置;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从心理学角度看,肢体语言的观察很重要。
然后,根据现场观察的情况,理清思路,推断是内部人员作案,还是外部人员,进而圈定嫌疑人范围,开展进一步调查。
2.信息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在偷盗案发之后,辅导员可通过学生口述的情况或写出的材料,尽可能地收集信息,了解周围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需要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地研究和调查,排除干扰信息或虚假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所透露的内容,进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充分运用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就可圈定嫌疑较大的学生。
3.心理的疏导能力和教育能力
校园内的学生偷盗案,作案原因多样,虽然绝大部分盗窃案均因经济原因引起,所以盗窃案80%以上都是财物。但作案者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心理出现偏差的学生,需重点关注,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在破案过程中,遇到嫌疑很大的学生,不能采用逼供形式,需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引导学生主动承认错误。遵纪守法、健康向上仍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主流,那些由于偷盗而犯罪的学生,是折翼的天使。需鼓励其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步,就是进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如果辅导员具备了心理疏导工作能力,走进其内心,并且本能地流露出对他真诚的关心、理解和爱护,能有效侦破校园学生偷盗案。
此外,偷盗案侦破之后,在协调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案件的同时,需要保护好学生心理,尤其是那些自卑且敏感的学生,在破案之后继续做好跟踪工作,与这类学生成为朋友,帮助其走出阴影,引导其积极向上,自强自立成才。
在偷盗案发前,辅导员需经常深入宿舍,细致观察和研究学生成长环境、心理状态、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
此外,案发之后,需结合案件情况和法律知识,运用说理方式,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帮助学生理清事实,帮助学生对事物做合理的判断。
4.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经过观察,当犯罪嫌疑人比较明显时,需要运用智慧,用语言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说破。如果能通过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话,感化作案学生,使案件不侦而破。这是侦破学生偷盗案的最高境界。
谈话过程,可以使用计谋,用“诈”的手段有时会奏效。在笔者以前处理的案件过程中,有一例是发生在教学楼架空层的现金和饭卡失窃案,根据学生反映情况,确定嫌疑人之后,我在谈话中有意无意地提到:你知道学校哪个地方有摄像头吗?通过监控录像,可以找到的,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坦白从宽。通过使用这些技巧,在谈话中恩威并施,巧妙破案。
以上这些,是在做好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工作中,在处理学生偷盗案件时,辅导员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具备以上能力,需要辅导员不断充实自身知识,扩大阅读面,需熟悉基本的法律知识,在处理案件时不仅要合情理,更要合法。并且合法性是处理此类案件的前提;另外还需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态,为处理学生偷盗案件打下基础。
当然,无论能力怎么强,也并不是每一个内部偷窃事件都可以妥善解决的,无法“破案”的也不少。因此,辅导员应教导学生以预防为主,提高防患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一旦案件发生,则需要用大智大勇和大爱,尽自己所能,教育和挽救问题青年,努力挽回被盗者的损失,是每个辅导员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杨伯成.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辅导员成熟的标志[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8(6):53-55.
[2]邓霞.宿舍内部失窃案件的处理和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3]卢雁凌.“看破”的能力和“说破”的艺术——处理班级偷窃事件心得[J].班主任,2007,(4).
[4]赵婵.安全稳定工作中辅导员的信息研判能力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