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2013-04-29钱瑾
钱瑾
一、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课堂
课堂中教师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更是活生生的、性格迥异的个体。课堂学习不可能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地展开,应在“活生生的人”的活动中形成,应在学生积极地思维、自主地探究中,在学生惊喜地发现中,在情感的共鸣中,在独特的感悟中热闹有序,活泼而又有所得中生成。在教学“望月”这一课,理解第2小节时,我让学生初读后设计了这个问题:“读了第2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见了江水里星光点点。”老师接着说:“是的,无数的光斑跳动,犹如银蛇舞动,美不胜收。”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景物外面都罩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特别美。”老师点拨道:“花边便是月光,它是如此的闪亮,又是那样的柔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便是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虽然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了密切的关注,除了认真倾听外还适时地点拨,把阅读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尊重自己的感受。课堂就在学生的自我展示中,在教师有效的调控中,在师生的合作中、平等对话中逐步地展开、生成。
二、在学生和文本对话中生成课堂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魅力: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人”的活动中,在独具魅力的对话中展开。在“望月”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借助多种感官,让孩子与文本进行多次的对话。品读“凭栏赏月”时,先是让学生自己读这段文字,对这段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接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谈谈读后的感受,我用“读了这段话后,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这个问题来展开。这是学生与文本二度对话。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对课文的字、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我出示了一些月景图,加深学生对这段描写月夜文字的印象,学生借助图片更进一层地理解文字,这是学生与文本的三度对话。学生看着这一张张美景图陶醉其中,“你想赞叹一下吗?那就请你来把这段话读一读。”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又被带入到文本中。学生就是在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中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在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课堂
孩子在课堂上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互动的整体。我们要促进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这就要求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在生生的互动中展开教与学。也就是说课堂应在孩子的主动参与中,在孩子的相互合作交流中,在孩子的探究发现中动态地生成。“望月”一课中有多处对话,朗读对话时应读出人物的特点来。在指导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每个人物的对话该读出什么语气来,而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分角色对诗后,我问学生“你想想,这是两个不同的角色,该怎么读呢?”学生马上能领悟到一个是小外甥,一个是舅舅,语气上就有所区别。“怎么读才像是在吟诗呢?”学生想起平时读古诗的时候都是很有韵律、节奏的,不用老师直接指出,学生自己就明白了。我还让他们同桌互读,相互合作,于是,学生们就互动起来,在互读互评中有所启发,有所提高,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理解小外甥为什么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说它“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这其实要联系到月圆、月缺的知识。如果由老师直接讲解,学生机械地接受,不免枯燥,课堂上也就失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我先出示最容易理解这一自然现象的图示,让学生了解月亮一个月中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很合理,那到底合理在哪儿呢?”学生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到小外甥说的月亮“闭上眼睛了”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因为那天看不见月亮,“圆圆地睁大一次”就是每个月的十五、十六,那时的月亮最圆。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中融入了课堂,知识能力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