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开放的初中语文课堂
2013-04-29龙小燕
龙小燕
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新型课堂势在必行。
一、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但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甚至出现了教师主体性代替或压抑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以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性的学科教学导致人的情感和价值的缺损,从而失去了语文学习原有的生命活力和创造特性。因此这种课堂是沉闷的,一成不变的,与学生的生活割裂的封闭性课堂。所以,语文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拆除这种课堂,构建一种开放的新型课堂。
二、如何构建开放的新型语文课堂
开放,从内容角度看,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此语文老师就要在课堂上搭建起一座由课本通向学生现实生活的桥梁。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激活课堂的教学经历。在教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请一位同学到一失意同学面前,响亮地朗读这首诗,来抚慰他的心灵。一位女同学大方地走到一男生面前富有感情地朗诵了这首诗,并附上了这样一段话:你平时学习很努力,但这次考试你还是失败了,希望你能快点从低谷中走出来,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平白的道理、诗意的语言、动情的诵读,一下子把这位同学感动了。这时的课堂是多么的富有生活气息呀。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会背这首诗,更是用心记住了它。
开放,从教学角度看,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品读课文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同学进行小组交流,鼓励同学亮出自己的感受,改变那种老师品得眉飞色舞,学生记得稀里糊涂的课堂模式。虽然学生的解读不像教参那么完满、深刻,可那些话语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的精神活动的反映,那是从心田流出的汩汩清泉。
开放,从师生关系来看,就是打破老师和学生的一成不变的身份。过去课堂老师好像只能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日复一日。在开放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编演的课本剧的角色,可以变成学生展示时的一个倾听者和评委。反过来,学生可以站在讲台上带领学生学习,可以像一个老师一样去评析学习的习作。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形成学习“共同体”。
开放,从教材上来说,就是从课本走向无边的语文阅读素材。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光捧着语文课本,更要把目光投向优秀的文学性刊物和经典的名著。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用好学生手头上都有的学习材料,多精选美文让学生在早读时间进行赏析性的阅读。要开设读书课堂,间或让学生们相互推荐自己阅读到的好书,佳作。总之,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狭小的课本向广阔的文学天地迈进。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文本也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无须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每位语文老师只有先在头脑中确立这种认识,才能让语文课堂不仅仅有一种声音在回荡,才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空前激扬,才能让语文教学从寒冰中绽放出无限的春意。
(作者单位:江西抚州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