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魅力
2013-04-29王忠文
王忠文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固然有其必然的内在规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各种特殊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普遍性现象容易理解掌握,但对例外性的现象却似是而非,这样,生命现象的各种“特殊性”就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因而,研究貌似“差错”的各种特殊的生命现象,无论是对揭示生命本质还是应对高考都非常重要。现结合相应经典试题就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的各类特殊现象例析如下,以期对广大师生能有所裨益。
1.特殊性举隅
1.1生物(细胞)结构类(表1)
1.2生物分类类(表2)
1.3基本概念类(表3)
1.4细胞代谢类(表4)
1.5基本规律类(表5)
1.6研究方法类(表6)
2.以特殊性为命题背景的试题举隅
[例1](2012年上海高考卷)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
解析:A为精子,C为肌细胞,D为神经细胞,皆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
答案:B。
点评:本题专门选取了高中生物中常见的各种特殊形态的细胞,考查学生对不同细胞形态特征的识别与分化程度的判断。由于本题答案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细胞形态的观察和识别,无疑,这种求异的高考导向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例2](2012年安徽高考卷)图1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由图可知:基因的转录还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符合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真核细胞由于核膜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所以A、D项错误,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B项错误。
答案:C。
点评:以基因表达的过程为考点,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并不少见。但本题正是根据“基因的转录还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这一特殊性判断主体细胞为原核细胞。由于学生对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方式掌握较为熟悉,因而考查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多次涉及,值得注意。
[例3](2011年天津高考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解析:突破关键点是要准确认识酶的化学成分一般为蛋白质,少数为RNA,后者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据此可将A选项直接排除。
答案:C。
点评:题干中B、D选项相对明确,易判断。命题时,本题的瓶颈就设置在A选项,亦即酶的成分的特殊性上。在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命题中,用大家相对熟悉的普遍性问题作铺垫,把试题的关键点设置在特殊性上,常受命题者青睐。
[例4](2012年长沙中学竞赛题)关于洋葱根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是基因的载体
C.有的细胞具有大液泡,与水分吸收息息相关
D.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动较活跃
解析:本题为高频错题,一是易忽视题干中“根尖细胞”为地下细胞这一信息,二是误认为植物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其实,掌握了植物不见光部分细胞不含叶绿体,试题也就突破了。
答案:B。
点评:本题仍涉及到细胞结构特殊性的考查。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此方面的试题频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