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管理留一点缝隙
2013-04-29房芬祥唐正明
房芬祥 唐正明
学生的管理就像一个针线筐子,千头万绪。有些时候给管理留一个缝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周二上午第三节课,上阅读欣赏课,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学生从阅览室回到教室以后。阅览室孙老师匆匆忙忙地来到我班教室,说我们班上完阅读欣赏课后,丢了一本书。孙老师在教室里连续问了三遍,没有人敢承认。我让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和用那张阅览桌阅读的同学一起到阅览室看了一下。学生回来悄悄向我汇报了一下情况,我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推测。
剩下的事儿是由我面对全班的67名同学。我首先用了管理员孙老师的语气,问了同样的话:“是谁拿了阅览室的书,请主动交上来!”我用眼睛扫描了一遍全班同学。而且目光特别在那几位同学的脸上短时间停留了一会儿。有几个人的眼光有些游离,闪闪烁烁的,有点像怕见光的老鼠。我又追加了几句:“这些图书是集体的财产。放在图书阅览室里大家可以循环阅读,大家都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如果人人都拿走自己喜欢的书,书就会越来越少,你们得到的知识也会很少。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好书也是一样。这位同学可能因为特别喜欢读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顺手牵羊,拿走了。如果是谁拿去了,请主动拿出来,我们会为你有这样的勇气而感到骄傲,我们会为你鼓掌。”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人承认,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承认。我认真地审视着每个人的表情。有那么一两个人有些恍恍惚惚,欲动又止。看来真正拿书的人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最终还是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说实在的,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我自己,我能站出来吗?实事求是地讲——很难。一定也存在侥幸心理。即使有承认的动机,而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错误,特别是这么严重的错误,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这一点,大人会比孩子更懦弱,更狡猾。当然孩子的侥幸心理会更直接,更单纯。
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用事实来说话。我找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站在教室门口,让所有的同学从门口走出去,确保没有一个人能够带走一本书,然后留下几名班干部逐个检查同学的桌柜和书包。在同学们往外走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那几个重点观察对象,其中有一个学生,在走过他的邻桌那里时,顺手将一个东西放了进去,又立刻转身走了。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直到有人从那个桌柜里找到了那本书。
由搜到书的同学首先大叫一声:“书在这里”,然后是几名参加搜查的同学跟着大叫,然后是全班同学回到教室里大叫。教室里立刻沸腾了,大家都怒目圆睁,对着桌柜里有书的同学指指点点。这位蒙在鼓里的同学立刻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这位同学顿时号啕大哭,没有人能止住他的哭声。我注意地观察着拿书的那个同学,他并没有与大家一起去指责被冤枉的同学,而是混在另外一群人中间,满脸羞愧。
我止住了大家的喧哗,没有讲什么道理,只是给大家讲了一个影片《赤壁》中的一个故事。在电影《赤壁》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周瑜率领大军在长江边上训练水军,准备迎战曹操的80万大军。东吴军厉兵秣马,士气高涨。在甘宁训练的队伍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老者,他向都督周瑜哭诉着说自己家的水牛被军中的兵士偷去杀了吃肉了,而且偷牛的人脚上一定有泥巴,因为拴牛的大树周围有一个泥潭,被踩得乱七八糟,周瑜巡视着这些士兵,有一些人吓得连忙藏起自己的脚,生怕被别人发现,因为甘宁一向治兵严禁,如果发现有偷盗行为的人,一定是定斩不饶。当大家都在战战兢兢的时候,周瑜突然一声令下,全体士兵向着有泥潭的大树下跑去,转了一圈又回来站齐队伍,所有士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巴。周瑜当着广大士兵的面赔偿了这位老者的牛钱。然后手持羽扇,拂袖而去。而这支队伍以后训练更加刻苦,而且再也没有偷盗行为,而后在赤壁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教室里又是出奇的安静,静得连大声喘气都能听得到。我注意看拿书的同学的表情,他也抬起了头,与其他人的表情没有什么差别,我想他的心里不会平静的。我又看了一下被冤枉的同学,他的泪脸已经舒展开了。我想他的心情也应该平静了吧。
教育的精彩往往在于有突发事件,在于有了突发事件之中的应急处置。处置得当,教育功效往往会延续多年,甚至是让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益。我们常常讲“教育无缝隙,管理无空档”。其实有些事儿没有必要追根问底,而且追根问底还会伤透一个人一辈子的心,就像刚才那个事件中的主人公。适当时机留一点缝隙,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做一个思想的回旋,也许会柳暗花明,或种瓜得豆。这就像软笔书法中的留白一样,美就在这留白之中。
(作者单位:山东五莲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