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如何转化高中数学的“学困生”
2013-04-29李红娟
李红娟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学习数学的成功者。对于刚从初中升学至高一的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有部分同学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出现了学习成绩的分化。成绩差的学生就更加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这导致他们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新课标的特点,精心构建教学策略,科学安排辅导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多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作首位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他们,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方法,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他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家王元曾说“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并且现在数学新课程里许多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例子来引入的。
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材料,并让他们经常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和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有时就在游戏中让他们学习数学。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2.激励自信心
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必须从知识辅导与心理启迪双管齐下。通过揭示数学问题以及解题的本质,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把数学问题趣味化、基础化、生活化,使同学们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把数学思维方法合情化、自然化、人文化,使同学们亲近数学;变传统的“一讲到底”为师生共同参与,使同学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变传统的简单“对错”评价为寻找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进行激励,让学生觉得“我在进步”;变常规的使学生体会差距加大压力的做法,为分层教学,即使做错了题目也觉得有所收获,让“学困生”找回自信,激发热情,及时总结,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为会学,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够赶上去的。
3.增强毅力
数学学习通常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和耐心。刚进入高中,“学困生”可能学习热情高涨,但是接下来的一次次测验会给他们浇下一盆盆凉水,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作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却不见提高,便会怀疑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是不是没希望了呢?及时指导刻不容缓!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基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脱胎换骨,也不能仅仅根据几次考试成绩来论成败,因为学习就象挖一道水渠,总共一百米,虽然已经挖通了九十九米,但还是不通的呀,不过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坚持就能够成功!因此必须明确,毅力比热情更重要,天天耕耘,决不停步。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
1.夯实基础
针对数学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低起点、拉网式、递进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们对基础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指导学生看书,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2.发展思维。平时教学中,好多学生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错。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层次。由于学习有三个能力层次:
一是“懂”,只要教师讲解清楚,问题选取适当,同学认真投入,一般没有问题,这是思维的较低层次;
二是“会”,也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够模仿,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得以体现,相对来说思维上了一个台阶;
三是“悟性”,要悟出解决问题的道理,能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其他问题,从本质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的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根据加强基础、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以高中数学新课标中的重点内容为抓手,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会、会中悟,特别是通过创新题、能力题的探求来激活思維,比较系统地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思维方法,此之谓“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提高数学能力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