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创新

2013-04-29丛鑫

艺术评鉴 2013年6期
关键词:必要性创新措施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推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围绕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创新展开研究。首先从创新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作用的发挥、有利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规律的展现两个方面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从创新教学目标的方向、创新教师作用发挥的形式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 教学模式 创新 必要性 措施

一、创新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作用的发挥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既是对教学实践的升华又是在理论上对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在公共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把握,才能使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在整个高校教学系统中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高校在开展公共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假如没有一套相对合理的教学模式,即使教学设施再全面、教师知识结构再好、学生质量再高,也难以将公共音乐教学的整体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对高校现有公共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可以在理论上使公共音乐教学工作得以发展和丰富,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实践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且还可以起到指导音乐教学实践、改革的作用。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使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结构中的各个要素得以有效调节,进而使整个音乐教育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的发挥,最终达到预期的公共音乐教学目标。

(二)有利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规律的展现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其本质上的规律,并且这种规律还可以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显现出来。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与其它的事物一样,同样存在着其自身的本质规律,它可以从整体上帮助我们综合探讨和认识公共音乐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因素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以及其表现的具体形态,进而有利于我们对音乐教学过程的规律和本质进行动态的把握。并且对于公共音乐教学理论来说,教学模式是其重要的载体、实践的参照以及其具体的操作方式。传统的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强调围绕教材、教师、课堂来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十分相像,也是以对音乐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目标,对于前人的音乐成就追求最大程度的复现和继承。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冲击着现行的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现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校现代公共音乐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创新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目标的方向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过于重视对音乐理论知识以及专业音乐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这使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学严重倾向于专业院校。其实,在智能上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标主要就是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实现其创新的能力,而关键就在于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创新是从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得来的,因此在公共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组织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積极、自主的参与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中来,以达到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如此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音乐所表现的的形象进行评判、理解、感受的过程。而实际上,音乐欣赏其实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审美上对音乐的再创造,进而获取审美情趣的愉悦感的过程。创新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公共音乐教学中由教师来指导学生自主的去发现、追求、探索未知的事物。在使学生获取正确结论和答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种自我表现、创造、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增强其对音乐学习的体验,使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的调动,为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师作用发挥的形式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对教学所起到的作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的地位是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动摇。即便是诸如多媒体、网络等这些最先进的教学技术,也难以完全取代教师的地位,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只会使教师更加注重对自身执教能力的提高。但是,在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教师主导作用所发挥的具体形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下,其主导作用更多的倾向于对课件的设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公共音乐教学中,高校不应再将技能、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进行追求,而应努力创新教学目标,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例如,当今的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表现出了普遍的热爱,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生硬的阻止,要寻找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疏导。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情绪化、容易浮躁逆反,其容易对偶像产生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既不长远也不固定,具有很大的变异性、盲目性。因此教师只能利用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利用其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在公共音乐课堂教学中,设计互动版块,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介绍,并详细的分析歌曲的创作风格、背景、特点等。这样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琦.对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09).

[2]孙明明,陈晓英.浅析美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杂志,2007,(01).

[3]郭萌.普通高校音乐公选课实施方式的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黄沛舜.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新音乐进课堂的文化思考[J].黄河之声,2008,(15).

作者简介:

丛鑫(1981.08-),女,汉族,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公共音乐课的研究。

猜你喜欢

必要性创新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