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的“题外话”
2013-04-29陈静怡
陈静怡
新学期,学校为音乐教室配置了一台影碟机。第一节课后,便有好事的学生跑来问我:“老师,能不能把家里好听的歌曲带来上课的时候播放?”我随口答道:“可以,只要是健康的就行。”第二节课,一大半学生都带来了VCD、CD,兴致勃勃的等我播放。我灵机一动,说:“大家一起努力,先把这节课课本里的内容学完,剩余的时间,我们再来欣赏同学们带来的音乐。”学生满口答应,这节课上的出奇的顺利、融洽,三十分钟就把原先设计的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完了。尝到这个甜头后,我突发奇想:何不在每节课中都拿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学习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呢?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得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欣赏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基于这种想法,我开始在教学中进行尝试。
一、分配时间。教育心理学资料表明:每节课出现三个时间状态,即“最佳时态”、“始抑时态”和“近闭时态”。“最佳时态”约在一节课的前25分钟,学生在这段时间呈现出情绪高涨,精力集中,体力旺盛,思维活跃的学习状态。“始抑时态”约在一节课的25-35分钟,学生在这时精力已不够集中,精力下降,注意力开始分散。“近闭时态”约在一节课的35分钟之后,学生在这时呈现学习兴趣极低,无精打采,思维不能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学习的效率极低。各时态的持续时间,随着不同的班级、内容而发生变化。因此我尽量把课本教学安排在“最佳时态”和“始抑时态”这两个时间段内,约为30分钟左右;将课外音乐欣赏安排在“始抑时态”后期和“近闭时态”中,约为5-10分钟。
二、选择内容。首先,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对象是我所教的四年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对流行音乐感兴趣的,约占95%;对儿童音乐感兴趣的,约占60%;对戏曲感兴趣的,约占20%;了解原生态音乐的,约占5%;了解古典音乐的,约占12%。对比着这次调查的结果,我开始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渠道搜集音乐素材。然后,我把搜集来的音乐素材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1.勇于入“流”入“俗”。
“流”是为流行,“俗”意为通俗。如果课堂上你对“周杰伦”、“林俊杰”、“SHE”、“笔笔”等一无所知,那学生将会取笑你的落伍。如果你对此有所了解,并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受,那学生将从你身上找到共鸣而亲近你。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流行和通俗音乐的欣赏与崇拜是盲目的。课堂上,常有学生叫嚣着喜欢周杰伦的歌,问其为什么喜欢,他侃侃而谈:“周杰伦他很有才华,唱的歌都是自己写的,每年都能出一张新专辑。他自己还说呢,每张专辑里都会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这说明他很爱国。”然后有学生又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不喜欢周杰伦,他口齿不清,唱歌速度又快。”于是我就找了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歌曲《霍元甲》放给他们听。欣赏完之后,我和学得出一个结论:周杰伦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崇拜的歌手,但是他的大多数音乐并不适合小学生来学习和演唱。从那以后,学生们对周杰伦的歌曲就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所以说,流行音乐并非洪水猛兽,教师无须谈之色变。只要教师擅家引导,它将是音乐课堂的调味品,更是师生感情的润滑剂,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2.重视民族音乐。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音乐特别丰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要把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现实生产、生活环境与民族音乐特色相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把民族音乐采入课堂。
四年级学生在学完了民歌的三种类型后,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老艺人那里录制并“偷师”了一段民间音乐,然后在随后的教学中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认为自己家乡的音乐是“不入流的”观念彻底更新,并对民歌有了新的认识。我还给他们播放了原生态歌手阿宝和全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以及著名民歌歌唱家吴雁泽同台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歌唱都有着打动人心的巨大魅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与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才是我们真正要重视的多元音乐。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我们教材的共性内容形成互补,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亲切、有趣、新颖和丰满。
3.浅尝古典音乐。
俗话说“诗言志,歌咏言”,歌为心声。如果音乐缺乏与学生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就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例如,从小学习古典钢琴的周杰伦偶像是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肖邦。他的新专辑《十一月的肖邦》从造型到主打歌都以古典为基调;SHE的新歌《波斯猫》在编曲中引用了凯尔巴特的《波斯市场》中的乐句;王力宏自幼学习古典音乐,他的流行音乐的创作精神就有古典音乐的影子,在他的歌曲《感情是舞台》中,王力宏以马勒为对象,编曲中用了他的《第四交响曲》中的一个乐句。由此可见古典音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我就在课堂中给学生们欣赏了一些古典音乐。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通过给学生们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们对古典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资源运用。教材外音乐资源不同于教材中的音乐资源那样有配套的磁带或教学光盘。从网络中下载音乐,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手段。我把下载好的音乐,刻成CD来播放,可是每次将音乐刻成CD,价格高,成本大,还有易磨损、不方便携带等诸多不便,所以仅仅依靠CD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使用录音机播放MP3。方法是用一根音频连接线的一端连接MP3的PHONE接口,即音频输出的接口,另一端连接录音机的karaok接口,即话筒接口,在播放MP3的同时按下录音机的PLAY键,这样就可以用录音机播放MP3播放器中的所有内容了。我还把话筒运用在了教学过程中,结合MP3的录音功能,把学生演唱的歌曲录制下来放给大家听,并让学生来评价。这种方法也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这些音乐课堂的“题外话”似乎是我“多管闲事”,但是身处音乐教师这个圈子之中,身在学校教学一线,“题外之话”却又是和我们的教学事业息息相关。只有不断地提升音乐课的质量,丰富音乐课的内容,才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潘椒.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民間音乐概论[M].河北师范音乐系编,2013.
[3]晓琪.中小学音乐教育[M].杭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2012.
[4]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韩锺恩.音乐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