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划分的研究
2013-04-29李俊,刘超,高志共
李俊,刘超,高志共
摘 要: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活动场地主要是在室外,并且活动范围比较大,为了更好地应用合作教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也出现了多种方法,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是我们最常采用的小组划分形式,它对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效果和达成小组团体学习目标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小组划分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年龄、性别、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等来进行划分,可以采用异质划分或同质划分等形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划分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有利于发挥每个组员的特长,实行优势互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而“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可以将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开,进行分层教学,即在同一节课上学习相同的技术动作,但练习或达到不同的技术水平或要求,如图1。
在图1中,体育老师上的高二年级男生的《篮球》教学课中,体育老师依据学生现有篮球水平的高低不同,把全班32名男生分成两大组。其中一个大组由13名同学组成,大组内再分成由2~3名同学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主要进行传接球和运球等基础技术动作的学习与练习。另一个大组由19名同学组成,大组内再分成4个合作小组,主要进行运球上篮、篮下战术配合的学习与练习。
在图2中高中二年级女生的《有氧舞蹈》教学课中,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就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进行的。体育老师将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每个小组内成员要互相观察、探讨、合作串联和整合学习过的分解动作。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帮互学、熟练掌握整套有氧舞蹈动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小组内总有几个同学技能学习与掌握得特别快,在动作串联与编排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其他同学也能补充不完整的技术动作。虽然体育老师的讲解不是很多,但这几个学生已经可以做出大多数动作,还能够指导、帮助小组内其她同学练习技术动作。体育教师只是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实现了能力高的同学带动和帮助能力低的同学,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目标。
在小学二年级《障碍跑》教学课中,老师更加注重了每个小组内都能分到体育成绩好的跑的快的学生,同时每个小组也都平均地分配了个子较小的,跑的不快的同学,保证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使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公平,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练习,见图3。
关于合作学习小组人数的分析,根据我们对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课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划分为2~6人时,体育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分的参与机会,有比较充分的活动时间,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在图4中,体育老师上的小学三年级《多足竞走》教学课中,体育老师将全班40人分成了20个组。刚开始的《多足竞走》,体育老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找到自己的伙伴,要求每一组同学开动脑筋,在5秒钟之内使用一根绑腿绳,形成“两人三足”的形式,且能够向同一个方向共进退,易于学生掌握“两人三足”的协调配合技巧,培养兴趣,为后面教授“多人多足”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分组较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巡回指导时顾及不到所有的小组。
随着学生协调技能的熟练,配合越来越默契,体育老师把小组内成员增加到5人,合作小组也变成了8组。由于小组数量的减少,体育老师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巡回指导并照顾到所有的8个合作小组,及时监控每个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
最后,体育老师将全班分成4个组,每组10个人,要求小组间以比赛的形式快速行进15米,看哪组用时最短,体育老师利用秒表计时,记录各小组的成绩。这时每个小组的人员虽然较多,但由于有之前的技术做基础,10人多足行进的速度依然很快,学生们动作整齐划一,最好的一组成绩达到了5秒!速度最慢的一组也能达到6.5秒,全体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图5)。
通过对《多足竞走》教学课中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和小组成员数量变化过程及其学习效果的观察,我们发现,当小组内成员在2~3人时,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到小组讨论和练习中来,只有这样小组的成绩才不会落后于别的小组。但同时也会造成班内分组太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负担明显加重,很多组都不能顾及得到,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当小组内成员在8~12人时,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明显下降,小组内人数增加,小组内有学生被忽略,参与讨论和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大大减少。如图2中,体育老师上的高中二年级女生的《有氧舞蹈》课中,体育老师将全班24名女生分成了两大组,虽然全班人数较少,但由于分组太少,导致小组内人数太多,小组内有的学生就被忽略了,失去了参与讨论和发挥的机会,只是站到一边看着其她同学讨论。
当小组内成员在4~6人时,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下降不明显,有利于全班学习效率的提高。合作小组的数量能控制在合适有效的范围内,体育教师也能顾及到所有的合作小组。由于小组内人数适中,所以组内很少有被忽略的同学,所有的同学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参与小组讨论与合作练习,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概.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体育教学,2012(10).
[2]于素梅.体育教学正确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关键[J].体育教学,2012(9).
基金项目: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贯彻“中央7号文件”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子课题“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