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风秦艽汤加减治疗肠风热毒型内痔106例疗效观察

2013-04-29沈志刚庞子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内痔

沈志刚 庞子云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内痔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防风秦艽汤加减治疗。结果:2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肠风热毒型内痔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内痔;防风秦艽汤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36-02

痔疮为中医外科常见病症,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其中内痔发病率居肛门疾病首位,可发病于任何年龄,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递增趋势。早期以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若不给予及时治疗,可能内痔脱出形成血栓,给患者带来痛苦。虽然手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易引起粘连、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不能接受。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是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本院以中医药疗法治疗 106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11年 2月~2012年9月本院共收治内痔患者106例。男55例,女51例;年龄25~57岁,平均45.6岁。病程4~12 a。分期:I 期内痔64例,II 期内痔26例,III 期内痔16例。所有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痔疮的诊断标准[1],选取Ⅰ~Ⅱ期内痔患者,Ⅰ期内痔:痔核很小呈紫色,质软,常因大便摩擦出血,痔核无脱出。Ⅱ期内痔:痔核较大,呈紫黯色,黏膜增厚粗糙,便时痔核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复位,出血量较少。III 期内痔:痔核更大,质地较硬,表面微带灰白色,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中医辨证均属肠风热毒型,临床表现主要为便后无痛性出血,血色鲜红,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少数患者伴有肛门重坠疼痛。每次出血量5~50 mL。舌红、苔黄腻,脉弦滑[1]。均经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排除直肠癌、直肠息肉或直肠溃疡。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肛内应用化痔栓,口服甲硝唑片 0.4 g,维生素 B2 10 mg,维生素C 0.2 g,每天3次;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早晚各 1 次。治疗组予防风秦艽汤加减(组成:防风10 g,秦艽10 g,当归15 g,生地15 g,赤芍10 g,川芎10 g,生甘草10 g,茯苓15 g,连翘10 g,炒栀子10 g,枳壳10 g,白芷10 g,苍术10 g,槐米15 g,黄芪30 g,白茅根30 g,生大黄3~5g(后下),桔梗10 g,广木香10 g,地榆炭15 g,荆芥炭10 g,牡丹皮10 g。)每日1剂,每日早晚2次。Ⅰ期、Ⅱ期内痔服药5~15 d;Ⅱ期内痔或并外痔者,服药10~45 d,病情较重者,配合手术治疗(如内痔注射术)。一般5~10 d为1个疗程。气虚并肛门下坠者加升麻10 g,柴胡10 g;便血呈喷射状者加陈棕炭10 g,柏叶炭20 g。水煎饭前服用,每日1剂。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饮酒,免劳累。服药期间宜多吃蔬菜,水果;忌食有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类、葱蒜、油炸食物等。保持按日排泄大便,加速痔核脱落,早日治愈。腹泻、孕妇慎用。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拟定[1]。痊愈:排便后无出血,无脱垂,肛镜检查痔黏膜恢复正常,痔核萎缩。肛门外观检查,肛缘纹向排列整齐,光滑润泽,收缩正常;显效:便后出血量较治疗前减少或明显减少,无脱出,痔核红肿明显消退,疼痛消失,肛镜检查内痔黏膜轻度充血,痔核变小。肛门指检:食指插入肛门感肠壁表面光滑,无肿块物,指套上无血迹;好转:出血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便后仍有少量出血,疼痛减轻,伴轻度脱垂,肛镜检查痔黏膜轻度充血;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及肛镜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内痔的主要症状为便血、排便不尽、肛门潮湿及瘙痒,影响患者的健康,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现代医学大多认为由于直肠静脉丛较薄弱,失去了正常的弹性,直肠静脉丛扩张而导致内痔的形成[2]。而祖国医学中,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最古老的疾病,其病机多属于饮食不节,风燥湿热内生,湿热下迫大肠下注肛门,夹有火邪伤脉动血,或久坐则血脉不行,或久行则气血纵横致大肠积热、气血郁滞,血行不畅,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凝滞不散而成块[3]。治疗当以活血补气、消肿化瘀、调和阴阳、润肠通便为治则。

现代医学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疗法虽快速有效,但病程较长,创伤较大,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而且容易留下后遗症。因此,中早期患者一般选择药物疗法,通过药物调理逐渐达到恢复的目的。而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疗效较差。本方以防风秦艽汤为基本方,临床治疗按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辨证施治。槐米性寒味苦,长于清热凉血止血,兼有通便之效;丹皮、生地均性味苦寒,能入血分,凉血清热,散肠风、清热毒,热去则血宁;白茅根性味甘寒,与生地、丹皮共奏凉血止血之功;黄芪性味甘温,有益气养阴之效,可防方中它药寒凉之性过重;生大黄其性苦寒,有活血消瘀兼有通下之效;而连翘善于解毒消肿;木香、桔梗行气止痛,梳理气机,导壅破滞,行肠中瘀滞,肠气通则血归经脉;地榆炭、荆芥炭能缩短出血时间,且有收敛作用,且加强止血之效;当归活血化瘀,养血舒郁,及黄芪共奏补益气血之功能。全方有下消肠热,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消痔之功效。临床治疗观察,本方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肠风热毒型内痔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5~289.

[2]陈实功.外科正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8~191.

[3]寇玉明.中医肛肠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60.

[4]张岚,张翠香,王二丰,等.中西药联合局部治疗痔疮218 例的疗效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6):1485.

(收稿日期:2013-03-12)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内痔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催乳一号方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微量肾上腺素配合消痔灵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