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古诗教学的另一番风景
2013-04-29周乐
周乐
关于古诗词,一直有“可解”与“不可解”之辩。将诗词教学定位于理解字词,疏通句意,显然过于简单,也全然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味道。而抓住一首诗做艰深的探讨,又易于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层次,空在他们头脑中贴下一张张标签。在诗歌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突破,让学生能言意兼得,就需要恰当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比阅读,通过将相似或相对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往往能获得深刻的阅读感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渔歌子》与《江雪》同写渔父垂钓,却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垂钓图,更表达出诗人不同的心境与人生理想。学习《渔歌子》这首词时,如果能指导学生同时阅读《江雪》,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切地体悟这两首作品。
一、对比画面,把握特点
古典诗词与绘画艺术似乎没有明显的隔阂,诗人们往往能随意出入其间。王维、张志和等都是丹青高手。颜真卿就曾评价张志和的作品“词中有画”。指导学生读词,读出词的画面来,是走进作品的重要途径。
【教学片段1】
师:张志和的词极具画面感,读他的词就仿佛欣赏一幅画。请你读一读,想象这幅画。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学生自由读词,想象画面)
师: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我仿佛看到西塞山前有白鹭在自由飞翔。
师:你看到了一幅自由的画面。
生:我看到小河轻轻流淌,岸边桃花盛开,河里的鳜鱼非常肥美。
生:一个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上披着绿色的蓑衣,正在钓鱼。
师:从词中,我们不难读出西塞山前的这幅画。细细观察一下,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些什么颜色?
生:我看到红色(师插话:谁的红色?)桃花的红色、白鹭的白色、箬笠的青色、蓑衣的绿色。
生:还有西塞山应该也是青色的,雨丝是白色的。
师:是!如果把这幅画画下来的话,一定是幅色彩鲜艳的画。那么,这幅画有声音吗?
生:有河水流淌的声音。
生:还有白鹭展翅飞翔的声音。
师:有声有色,还有味道呢!你闻一闻!
生:有桃花的香味。
生:有春天里青草、泥土的味道。
师:是呀!这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味的画面。一起读这幅画——(学生齐读《渔歌子》)
师:欣赏了这幅画,再来看看这一幅。(出示《江雪》一诗)仔细品品它的声音、色彩、味道。
生:这幅画面中好像只有白色和黑色。(师插话:雪越下越大的话……)就只剩下白色了。
生:它也没有一点点声音。因为诗里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只鸟、一个行人都没有。
生:这首诗里也没有任何味道,没有花,也没有草。
师:两首诗放在一起,同学们读着诗句,想着画面,你会发现这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看清了这幅画,你也就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渔歌子》的词意并不难理解,凭借已有的能力,六年级学生大致能读懂词的意思,过多的讲解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认知在已有层面上得到提升,才是教师积极作用的体现。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从“有声、有色、有味”三个角度指导学生归纳、提炼,使他们对词意的理解超越了零散的感知,能从整体上分析理解。于是,学生读出的这幅画面就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立体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特点,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在比较中,它才能鲜明地凸显出来。读《渔歌子》一词,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词意,却未必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特点。将《江雪》一诗呈现出来,两相对照,一个生机勃勃,一个冷冷清清;一个鲜艳明丽,一个黯淡孤寂。《渔歌子》所表现的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便清晰可见。学生有了这层感受,便有了进一步理解渔父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阅读铺垫。
二、对比渔父,理解形象
渔父,是《渔歌子》中出现的唯一人物形象。他承载着词人张志和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张志和的人格化身。理解渔父的形象,可以说是解读这首词的关键所在。同样,孤立地来讨论这位渔父,显得异常吃力,而将其在对比之下进行研究,便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教学片段2】
师:同学们细细欣赏了西塞山前的景,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人,那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父。他虽然没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也没做,但你再读读这首词,一定能读到他的心里。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生:他在想这里的风景真美啊!有山有水,还有桃花和鳜鱼。
生:他一定很高兴,这里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定可以钓到很多又大又肥的鳜鱼。
生:他很享受这里的优美风景,可以悠闲地钓鱼,就是下雨了也不需要回去。
师:你认为他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生:因为他有“青箬笠,绿蓑衣”。
师:是个理由。还有吗?
生:这里风景优美,自由自在。
师:在这里,他快乐吗?
生:快乐。(师插话:为什么?)这里风景优美。
生:这里自由自在。
师: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位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渔父,那么这位呢?(指《江雪》一诗。学生默读体会)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感觉他的心情一定不如《渔歌子》里那个渔父的心情好。
师:为什么?
生:他在寒冷的冬天,在江面上钓鱼一定钓不到什么鱼,也特别冷。
师:是不如春暖花开、鳜鱼肥美的西塞山前好。
生:《江雪》的景色很单调,给人感觉很冷。那个渔父也很孤独。
生:这首诗没有什么生机,这个渔父的内心一定也是没有生机的,孤独的。
师:是呀!同时垂钓的渔父,不同的环境衬托出了他们不同的心境,一个快乐,一个孤独。这就是两个特点迥异的渔父!
诗歌不以写人见长,它写景更多。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描摹景色时,诗人的情感已悄然渗透其中。《渔歌子》和《江雪》几乎都以静态的白描为主,简洁地描绘出一幅垂钓图,但同是渔父却拥有不同的心境。
教学这个板块,教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渔父的所思所想。学生在春色明丽的西塞山前感受到渔父的自在、快乐,而在白雪覆盖的江面体会到的则是寒冷与孤独。这正是由具象的物到抽象的情的理解过程,由景及情,水到渠成。这一对比阅读,在同中求异,将两个渔父的形象鲜明地凸显了出来。
三、对比诗人,体会诗情
诗人,通常并不直接出现在诗句里,但诗中的一景一物都是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投射。理解一首诗,除了要读懂诗作,还需要读懂诗人。《渔歌子》与《江雪》呈现出的不同的渔父形象,正是源于张志和与柳宗元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位诗人的不同志趣。
【教学片段3】
师:同学们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渔父。那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先来说说张志和吧!
生:张志和不仅是个诗人,还精通书画、音律等。
师:所以我们读他的词就如同欣赏一幅画一样。
生:张志和的“志和”是皇帝赐名的,他16岁就给皇上提了很多治国良方,皇帝很赏识他。
师:后来呢?
生:后来,他又被免去官职,从此隐居在太湖一带,整天泛舟垂钓,漫游山水之间,并自号“烟波钓徒”,从此再也不愿踏进官场。
师:他还有个号,叫“玄真子”。知道来历吗?
生:我从查到的资料上了解的,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精通道教,所以号“玄真子”。
师:是呀!张志和心志平和,向往道家的逍遥洒脱。这也是他的人生理想。那么,柳宗元也是这样的吗?
生:我查到一些关于柳宗元的资料,感觉他和张志和是不一样的人。柳宗元做官时很希望有一番成就,他和刘禹锡等人一起发动革新,希望能治理好国家。
生:柳宗元关心百姓的生活,他写过很多文章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师插话:你知道是些什么文章吗?)
生:我知道有一篇是《捕蛇者说》。
生:柳宗元后来也被贬官了。他写《江雪》就是在被贬到永州的时候。
师:柳宗元一生励精图治,希望能有所作为,但有才能不能施展,有志向不能实现,所以郁郁不得志。同学们,谈到这里,你会发现诗中的两位渔父分别像谁?
生:《渔歌子》里的渔父就像张志和,《江雪》里的渔父就像柳宗元。
师:每个渔父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是他们思想追求的表现。
解读作品讲究知人论世。要引导学生体会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传达出的寄情山水、逍遥自在的思想感情,不可能将诗与人剥离开来。诗人的经历与追求一定是其作品的最好注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将诗人与诗作结合起来。两位渔父不同的心境正是张志和与柳宗元人生价值追求的不同体现。了解了诗人的个人特征,学生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便有了现实的参照,对诗意的理解也尤为深刻。当然,这两种价值追求无所谓好坏,都是我们可以选择、可以仿效的。学生明白了这点,也就懂得了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教学古诗词既不能停留于粗浅的字面了解,又应避免艰深的枯燥讲解。学习一首诗时,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有助于形成阅读冲突,引发学生思辨。以《渔歌子》与《江雪》的对比阅读为例,教师通过“画面”“渔父”“诗人”的三处对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景到情,一步步走进了作品的思想深处。这个过程靠的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在一次次对比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体会。突破常规,巧妙运用对比阅读,古诗教学一定能呈现出另一番优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