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究
2013-04-29刘利峰龚友国
刘利峰 龚友国
摘 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企业订单班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特色,这些订单班在初次就业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高频率的换岗对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对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探究,将企业文化的元素纳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进行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订单班;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55-02
企业订单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今市场就业机制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选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找准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至关重要,是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通往成功的关键。对于企业订单班的学生来讲,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忽视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而在他们走向企业后往往会频繁换岗。这也是企业订单班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探讨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和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与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尚未形成成熟的观念,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其自身的特点,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的发展比较慢,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1]。
1.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比较低。笔者通过对宁职院电子系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通信专业的2012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学生报考时对专业“非常了解”的仅11%,绝大多数同学(65.8%)对专业仅是“了解一些”。更有2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
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非常少,规划意识非常淡薄。在调查中,有33%的学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没听说过的占到了“48%”,有52%的学生回答在校期间会思考过,但是基本不会规划。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不多,规划意识淡薄,再加上动力不足,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就业价值观取向偏颇,择业目标比较模糊。在回答“个人目标的首选标准”时,其中25.8%的学生认为是“工资高”,12.6%的学生认为是“职位高”,还有16.6%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地位高”。大学生在择业选择时过于功利,更加看重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对未来认识不清,很难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面对职业选择时感到困惑,举棋不定。
2.高职生涯规划课的误区
在理念上过于务实。学校和教师寄希望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让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掌握求职技巧、在毕业前能够签订就业协议书。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普遍较少,该课程慢慢演化成“求职速成班”,而课程中涉及的职业价值观、生涯探索、组织文化、创新创业、职业决策等内容反而容易被忽视,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2]。
教学内容上不重视生涯教育[3]。生涯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核心内容,选择目标职业做决策只是集中在求职过程中的部分显性内容。由于高职学生目前大部分都是2+1的培养模式,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频繁换岗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背后其实就是学生的择业观、职业道德、成才道路等方面的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另外生涯量表等生涯咨询工具在本土化方面进展非常缓慢,成为制约大学生生涯咨询的瓶颈之一。
教学方法上有待创新提高。多数高校仍采取课堂讲授、学生参与度不高。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练习,还需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开课依据,使学生能够做到体验式、互动式和养成式的学习。
3.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辅导性不强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课程,对不同的群体应该要有不同的辅导方法,而不是一刀切的模式。目前除课程外,基本没有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机构,一对一的辅导机会非常少,效果也不明显。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的同学,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都非常不同,需要对他们量身定做一套职业生涯规划。
4.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建设滞后[4,5]
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师资主要来自两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就业辅导员等,缺乏专业教育背景与相应的从业实践经验。教师队伍建设时间短,专业培训不足,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队伍流动性较大。这种问题在高职院校显得尤为突出。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订单班学生中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企业订单班是破解就业难题有益尝试,企业订单班不仅仅是一张用人的预订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过程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安排,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按照企业的意图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并忠诚于企业的劳动力。目前高职院校的订单班如雨后春笋,以宁职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目前就有“商帮班”、“指游班”和“龙腾班”三个订单班,占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的47%,在这个背景下,完善订单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订单班的学生基本上不会缺少工作机会,因而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更为淡薄,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更是非常少,通过对订单班的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岗位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订单班的离职率居高不下。这也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是双赢模式,如果企业留不住学生,企业的损失将会非常大。高离职率的背后就是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较为薄弱,这也是高职院校急需要突破的一个难题。在此背景下,订单班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迫切。
三、完善订单班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吸纳企业文化,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其中所包含的责任、敬业、守纪、创新等意识和观念,这些内容是企业订单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该渗透的内容。在订单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吸纳企业文化的有益成分,从先进的企业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校园里面即可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这样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不会因不适宜企业管理环境而辞职。企业留得住人才,真正达到双赢模式。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建设
针对大学生缺乏职业感觉和职业经历的现状,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职业实践,加强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实习与就业基地的建设工作,使校企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社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针对大学生缺乏职业感觉和职业经历的现状,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职业实践,使校企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服务。企业订单班的上课地点不一定非要在学校教室里面,要多安排学生去企业轮岗,而不是仅仅让企业的人员来进行简单授课。让订单班的学生多了解企业,不仅对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有所了解,而且要对企业环境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3.共性的课程和个性的辅导相结合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在高职院校基本上为公共必修课,虽然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很难重视起来,也没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笔者采取了团体辅导与个性咨询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开展职业素质训练营、职业生涯工作坊,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工作坊的同学有省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也有省十佳规划之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4.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理念,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举办校内模拟招聘、职业角色模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课程吸引力。目前全国到省到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都已经普及,三级赛事的格局已经形成,充分利用这三级赛事,做好大赛的宣传工作,充分发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大赛中来。
四、小结
高职大学生由于其学制较短,走向企业比较快,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尤为重要,特别是订单班的学生,由于不缺少工作,学校和学生个人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方法,这样不利于他们成才。要培养企业首选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核及诊断,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不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作为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必须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文化,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力度和深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啸,李小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27).
[2]郭园兰.高校就业指导“五重五轻”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6).
[3]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
[4]祝庆国.关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2,(20).
[5]刘子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李春雷,王正斌.用职业生涯规划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红河学院学报,2012,(6).
[7]汤美安,等.高职教育中的职业导向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