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起大落皆是空 选址钩沉引深思

2013-04-29陆杨

时尚北京 2013年6期
关键词:恭亲王慈禧太后咸丰

陆杨

一位恭亲王,起起落落彻悟人间冷暖;一座恭王坟,岁岁年年任凭风吹雨打。

说到清朝末年那段历史,很多人都愿意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其实咸丰皇帝、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这三位是主要演员,咸丰、慈禧、奕——夫妻、叔嫂、兄弟,三个人的罗圈架,演绎的是一出家庭伦理剧,争的就是当家人这个位置。

恭亲王奕生前从政时三起三落,尝尽人生百味,死后葬于京郊王爷墓,不知道他对自己生前的功过有何感想呢?

恭亲王奕是清道光皇帝的六子,咸丰皇帝的六弟,被封为和硕恭忠亲王。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留奕和洋人谈判。因奕经常和洋人打交道,所以他的政敌称其为“鬼子六”。咸丰皇帝死后,奕和西太后慈禧共谋发动了“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逮捕了以肃顺为首的辅政八大臣,使慈禧登上了统治者的位置,而奕也被封为议政王,掌握了朝政大权。但后来,因其权柄太重,终于受到慈禧的猜忌,被解除了一切政务。

恭亲王墓的牌楼传说

北京市昌平区麻峪村

现存遗迹:石牌坊

清朝的皇帝去世以后,都葬在了北京之外的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所以上风上水的京西郊区除了王爷坟之外,只有明朝皇陵,并没有清朝皇陵。想来有趣,虽然五百多年前大清灭了大明,但是现如今,这北京城里风水最好的地方还是被明朝皇帝占据着,以至于那些清朝皇帝,死后都只能到河北省去寄居了。

恭亲王墓离十三陵不算太远,位于昌平区崔村镇麻峪村,但如果不提前设计好行车路线,这地方还真不容易找。据史料记载,恭亲王墓的陵墓宏大,有石牌坊、月河及石桥、大红围墙及大宫门。陵寝内有碑楼以及各种享殿、宝顶、地宫等建筑。地宫内埋葬有恭亲王奕和大福晋瓜尔佳氏,据说瓜尔佳氏很是贤惠精明。恭亲王墓的陵西还有很多阳宅,都是大型的古色古香四合院。陵寝内外还有大量的古松古柏,相传在宝顶前有一棵姿态奇绝的“卧龙松”。

上世纪三十年代,附近太辛峰村有个大土豪叫侯显文。1932年冬,他带人将王爷墓盗掘,盗墓前侯显文传言那些照看墓地的住户们,谁出家门就打死谁。吓得各家住户都不敢在家里睡觉,大冬天的在雪地里趴着。盗墓后,有人到昌平县报案,结果被侯显文半路抓住,打了个半死。从此以后,恭亲王墓又被盗过三四回。后来恭亲王的后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把陵寝内外的大量古松、古柏砍伐后卖给了城里的木厂,这恐怕也是当时这座豪华墓地上留下的最值钱的东西了。

现如今的恭亲王墓只剩下了一座石牌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奕生前的显赫地位。纵观清朝历史,多数人都只能显赫一时,就连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和,在改朝换代之后,也是被满门抄家。可唯独奕有着“显赫一生”的资本。如果我们把皇帝比喻成一个企业的董事长,那么他的手下一定得有一个执行力很强的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清朝末年最著名的CEO当属恭亲王奕了。他先后伺候过两位老板,一位是咸丰皇帝,一位是慈禧太后,然而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奕就深受其害。

难得一见的恭亲王墓地宫

北京市门头沟西峰寺 现存遗迹:墓地地宫

在门头沟区的西峰寺还有一处恭亲王墓地,这是奕在他52岁那年第三次下岗之后,给自己寻摸的死后安身之所。奕这一辈子曾经三起三落,被咸丰皇帝和他老婆慈禧太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西山隐居的这十年,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太较劲。

奕第一次被降职处分,是因为在咸丰五年为自己的母亲争取太后的名分。结果在咸丰皇帝没有点头的情况下,奕擅自写了一份诏书逼皇上签字,结果可想而知,咸丰皇帝让奕一度丢掉了军机大臣的职位。由此我们隐约可以看出咸丰皇帝的小心眼。

奕第二回下岗是在同治三年,也就是辛酉政变成功之后的第三年,虽然奕是慈禧太后夺权的功臣,但多疑的慈禧太后最后还是嫌这位小叔子位高权重,于是她卸磨杀驴,免去了奕的所有职务,虽然不久之后,慈禧太后迫于舆论压力,恢复了奕的部分职位,但是其中最有实权的议政王头衔却彻底被剥夺了。

奕第三回走背字儿,是在光绪十年,如果说前两回是对奕的沉重打击,那么这第三回下岗就有点自甘堕落的嫌疑了。当时的奕看透了官场冷暖,开始消极怠工,以至于在中法战争爆发之际,他领导的军机处居然拿不出主意来,在主战和主和之间犹豫不决,这下激怒了慈禧,又一次免去了奕的一切职务。这之后,奕就躲到了门头沟区的戒台寺,写回忆录养老去了。

戒台寺内有一棵著名的“卧龙松”,为寺内的“五大名松”之一。奕不但把自己比喻为不得志的“卧龙”,还给这棵松树题写了“卧龙松”三个字,并刻在石碑上,立于松下,支撑着古松的主干。现在松下立碑上的三个大红字“卧龙松”就为奕所题。

奕在这期间还干了件别的事,就是为自己选陵寝。他选中了戒台寺下方的唐代古刹西峰寺,并在那里修建了地宫。传说当年,西峰寺的地宫旁有一棵著名的宋代“银杏王”,为雌株,是北京地区结果最多的古银杏。后来有一天,奕忽然觉悟,想到七弟奕的陵寝处有一棵古银杏(白果树)而受到慈禧的猜忌的事(奕死于光绪十六年,年仅51岁),而且慈禧命人把古银杏砍掉。于是奕决定放弃这里已经建好的地宫,另选别处。

这可是没成想,十年之后,慈禧一道令下,已经62岁的奕竟然等来了再就业的机会,可惜这会儿老爷子再也没有工作的热情了,身体也顶不住了。4年之后,奕病逝,享年66岁,就葬在了另外一处“万年吉壤”之地,就是上文提到的京北昌平区崔村乡麻峪村东北的翠华山麓,如今仅存石牌楼的六爷坟。

如今西峰寺的地宫仍保存完好,但地宫里常年积水,目前是奕的第二子载滢的地宫所在。

恭亲王墓散落的石狮子

昌平区十三陵水库 现存遗迹:守墓石狮

十三陵水库怎么会有恭王墓的遗迹呢?据当地的居民说,麻峪村的这片恭王坟早在民国年间就多次被盗墓,眼看着昔日的气派一去不复返,直到后来修建十三陵水库,尤其是恭亲王墓的大批石料倒是派上了用场,有一些还用于修建十三陵水库。如今仅存的这座石牌坊,据说当时本也想拿去修水库的,但是四辆大卡车都拉不动,无奈之下,只好留了下来。

如今的十三陵水库里被重新利用的汉白玉是否还能残存当年恭亲王墓地建筑的遗迹呢?一番询问之后,得到了一个可靠答案——当年墓地上的石狮子,至今完好无损的蹲在十三陵水库北端的两边。或许是因为这对石狮子雕工太精美了,所以当年没舍得对它们进行再加工利用,这才保留到了今天。如今这两座石狮子俨然成了水库一景。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恭亲王墓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了好几遍,只有这些不怎么值钱又特别笨重的石料留存了下来。据史料记载,奕病重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曾经三次探望,但一切关怀都为时已晚。相信奕早已对这个家族心灰意冷,但他死后被埋葬于恭亲王墓的石牌坊却是京郊众多的清王坟中唯一的。

据说慈禧在奕死后,良心有所发现,认为自己对六叔做得有些过分,故特破例在恭王陵前修建石牌坊。这座石牌坊为三门四柱;石料为淡青色的艾叶青,又名蝴蝶玉;中间门东柱上书“兰砌常绕和顺气”,西柱书“芝楣永护吉祥云”,中门上方横书“履祥锡祜”。原字涂有绿漆,现绿漆已脱落,但刻字十分清晰。因此石牌坊十分珍贵,为昌平区保护文物。

不过对于慈禧来说,对这位一心为她卖命的小叔子,有亏欠但决不会懊悔,因为在她心里,权力永远比亲情更重要。

猜你喜欢

恭亲王慈禧太后咸丰
“福倒了”与“福到了”
Painting the Buddha
咸丰和恭亲王:好兄弟相爱相杀
从“一匣两谕”中试析咸丰与恭王的关系变化
京剧武生的机敏
京剧武生的机敏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妙解写错字
科学谋划 精准扶贫——“咸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履职尽责铸造咸丰“人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