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2013-04-29刘华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劳动力人力

刘华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有较大的变动和分布配置。在分析人力资源现状问题上,坚持管理改革与制度创新的结合,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人力资源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顺应管理改革思路,提高政府对人力资源决策的科学性问题。理顺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有利于全社会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经济效益。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分布适当、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帮助。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的了解人力资源的态势,找出利弊,提出有效的措施。人力资源数量是两种生产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适度的人口规模,相当的人力资源存量。下岗人员与再就业人员的保障安置都是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继续抓紧人口数量控制,改善人力资源配置,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可协调发展机制。从而使国民经济在建设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形成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集聚与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实现经济发展和响应党的号召而实现的两种手段。

改革开放的30年间,人力、人才流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扩大的十分重要的助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投资体制的改革、调整产业体制,都是加强城乡融通的关键措施。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给城镇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经济、文化和科技还是明显落后,现行社会的保障制度是提供他们生产、生活、教育服务的重要依据。经济发展受阻,准确来说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新的政策制度。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管理成正比,但人们追求的经济效益短期行为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成反比,价值观念的冲突是经济增长难以继续,人类矛盾不断加剧。

为了改变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和探索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大力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加大生产要素,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型,淘汰掉体力繁重的农耕活动,给劳动力创造了求知、求新的社会环境。

从目前情况看,人力资源的社会定位有一定的变化:在流向上,实现了村到乡、乡到乡,进而转为乡镇到城市和农村到城镇的多元化迁移;在职业选择上,由从事农副业为主走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务工经商乃至投资兴办企业;在供职方式上,由单一的劳务型转向技能型或经营管理型。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类型复杂、投资来源多样,内部管理制度、措施不尽配套,不规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缺乏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在这样背景下,一些低效益的服务业在短期内难以有新的转机。只有具备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会捕捉机遇,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更多的劳动力所具备的生产、服务技能与日益增长的生产经营、社会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有机化不相适应,他们不得不重新择业或回归农村。提高他们的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社会工作。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为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实现江苏的富民强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应当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做好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工作,从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出发,加快促使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形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配置新格局。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应占全国总人口的60%,到真正成为现代化经济强国时,农村人口比例会降至25%以下。江苏是个城镇化进程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省份。

(作者单位:东营市公路管理局垦利公路局)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劳动力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