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美丽中国”
2013-04-29李敬
李敬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它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昭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盘旋上升的过程,纵观人类悠久的历史,人们从敬畏自然到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最终挑战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也给自己带来一系列值得警醒的后果。历史进入20世纪, 曾经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的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却造成了自然的满目疮痍。在发展与自食恶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才有了如今正在崛起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态文明阶段。
对生态文明广义的理解是: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身特有的三层和谐观念,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生存、在人类共同体内部谋求不同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以及在个人的心灵深处谋求理性意志和情感的和谐。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多为狭义上的理解,即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实践,必然有其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和直接来源
身在资本主义大扩张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机器化大生产神奇的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但同时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财富创造,是以对自然的无限制掠夺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为条件的。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受历史的局限,他们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不够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通过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我们仍然可以清晰的发现他们的真知灼见,以及散布在著作中对生态问题极具洞见的认识和论述。
1.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类不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恣意破坏,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够在与自然的共存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利益。
2.实践是人与自然的纽带
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人类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延续种族,提高生活质量,将自然改造的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强调,人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的索取不能永无止境,否则物欲膨胀,只关注财物索取,不理会环境承载力,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最终两败俱伤。
(二)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所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无论其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思想的深刻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璀璨夺目的。中国人形成了整体统一的宇宙观,以这种宇宙观观照世间万物,皆是有情、有义、有生命的体现。天地含情,万物化生。人与天地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天赖人以成,人赖天以久。尽管古人的某些思想带有神秘的自然色彩,但是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是蕴含着许多哲理,为我们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思想资源,如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次哲学思考;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则是更直接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我们当今生态文化建设更具影响力和指导作用。我们归纳我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尽管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思想的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在统一。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结构的重要一端。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中,山林河川是历代文人士子最重要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已经溶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成为后世文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影。
2.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生态价值观
比如,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激起了动物保护者的极大关注。当人的利益与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发生冲突时,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万物平等的观点也许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方向。
3.顺应自然、永续利用的生态实践观
庄子说:“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这种顺物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本性,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人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但“发展”本身意味着什么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思考,大家想得比较多的是怎样搞“发展”、怎样大搞快搞“发展”,各式各样的“发展”研究都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发展有度,有临界点, 越出度, 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引发生态灾难, 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就我国的生态系统而言, 这样的临界点离我们非常之近, 不再是未来的、长远的可能性,而是眼前残酷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说到底,人民不仅要富裕健康的生活、稳定富强的中国,还要美丽的家园、美丽的中国。这些年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容乐观;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这四句话,就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但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传统道德建设很少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不够,在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环境道德实践方面比较薄弱,即使进行了环境教育也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效果。所以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前些年有一则公益广告“人类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令无数人为之一震。眼下,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欠缺的就是这种前瞻意识和危机意识。对于一些部门而言,生态与环保“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名义上环评是第一道关,但在现实中环评为重大工程让路,“先上马、后补票”事件时有发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
首先,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目前,我国公民对生态价值定量评价的意识不强,在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但这个价格反映出的并不是资源真实的价格,它只反映了资源的开发成本,而在开采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入成本中。所以,我国市场体现出来的是“产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片面价格体系。这种“环境无价”观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了很大负面影响。生态价值同样是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准,我们要向公众推广资源环境有价的新观念,在制定经济发展指标时考虑环境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责任感。
其次,树立生态消费意识。2008年由中消协组织的“最应该摒弃的十种不良消费行为”评选结果是:明知驾车劝饮酒;景区公物不爱惜;野生动物上酒席;处理垃圾不分类;红白喜事过奢靡;餐后离席满桌菜;住宿宾馆长流水、长明灯。目前我国存在一次性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畸形消费、借贷消费和非法消费等等不健康的消费现象。这都在提示我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严重缺乏,这些消费模式之所以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是因为其核心是物质主义的,它把满足人的无限物质欲望作为第一目的。拉动内需的确需要刺激消费,但是公民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政府引导正确的可持续性消费行为。可持续性的生态消费模式包括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选择没有被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健康产品,消费后合理处置垃圾,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适度消费,转变消费观念,在满足对商品需要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崇尚简朴。三是持续消费,注重对后代带来的影响。可见,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最后,树立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然生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审美价值。当我们置身于湖光山色中,看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听松涛阵阵穿林响箭,春风中纸鸢飘摇,夏雨里芙蓉如面,秋夜里雨打芭蕉,冬天里梅影卧雪,精神情操自然得到陶冶,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给予的精神上的满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是顺应时代变化,是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呼应,更是在提醒党员领导干部,发展到底要GDP还是要生态与资源?要财政收入还是要民众幸福?要一时面子还是要造福后代?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响应者和推动者,这彰显了中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行动纲领,这是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发展大计,必将给人们增加更多的福祉,这也必将建设出一个青山、绿水、富庶、繁荣的“美丽中国”。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