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对年轻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2013-04-29孙智杰于春霞
孙智杰 于春霞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审视、分析、自我省察等方式,或给予褒扬与强化,或给予批判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效能。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映了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作为教师,如果缺乏对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不断进行卓有成效地反思,我们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的思维形式和最优秀的教学方法,真正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萧伯纳曾说过:“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
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缺乏,但是这种经验的缺乏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出现的不尽人意之处不断反思,并将反思结果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来弥补的。
一、反思性教学对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必将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反思性教学使年青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发展。反思性教学可以极大提高教师主动性,改变教师对教学理论流于形式地接受,而变为创造性地运用,主动地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其次,反思性教学也解放了年轻教师的思想,使年轻教师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成就,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闭。
二、反思性教学能更快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教学中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调控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善于教学反思能使“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从正面来说,思维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使之具有预见性,并按照目的去计划行动”,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和艺术。
三、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目的明确的研究过程,因此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研究者”角色的落实和实现,这种研究是基于学生的实际的研究,对一线教师来说,真正研究应是基于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性研究。正是教师的这种研究才会有创新,反思对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这种基于反思的推动作用才会有突破,有发展,有飞跃。
教学反思的手段大体有以下几种比较常用与实用的方法:
第一,反思笔记。
当下,很多学校都把反思笔记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在于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真正的反思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的、充满生气和灵动的,所以年轻教师在教学伊始应把反思笔记作为一个习惯坚持下来,把反思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发展。
第二,听课活动。
听课是年轻教师获得教学经验积累最直接的手段,年轻教师可以对优秀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智慧进行模仿或是加以人文性的改造,然后实施操作,也可以通过听课,将自己的课堂与其他老师的课堂进行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升华自己的课堂。
第三,课堂调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对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教學活动至关重要,要了解学生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调查量规,将调查的结果作为参考,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并将积累的反思经验应用于教学,自己的教学生活才会不断进步,思想才会不断升华,实际上这也是许多心怀教育理想的教师的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