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物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013-04-29滕怡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实验课实验教学实验

滕怡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教学的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摆在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生物的实验课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观念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 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 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不同程 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优等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 般的指导;对差生给予的是鄙视或漠不关心。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是:优等生为了保持教师 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 不甘心落到下等,因此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差生则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 不用在学习上。

二、高中生物教学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三、高中生物教学利用实验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生不可避免的生活在集体当中,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习小组,因此让学生在承担的任务中社会性互动中学习,促进经验分享与自主建构,实现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和学习的共同进步是十分必要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是学生认识与个性发展的前提,沟通、对话、合作与交流是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培养合作学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因为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只有互相帮助,相互协作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决不能单打独斗。比如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爱滋病的调查报告,需要学生从媒体如报刊、电视、互联网以及当地卫生部门的报告等多方面、多渠道搜集资料才能得到比较准确、比较完整的情况,而每一位学生的精力有限、接触面有限、可利用的获取资料的手段或途径有限,因此必须加强团队的既分工又合作,综合多位学生搜集的资料才能获得有关爱滋病的比较详尽的知识。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所要求的既分工又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另一有效途径,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为避免一些学生较主动积极做实验,而另一些学生当旁观者,以至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组织,要落实到每个学生,这样经过多次的分工

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飞翔,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如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生物教学不单纯是为了传播知识,更重要地是通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素养。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我为了开发学生的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提出的问题,诱导学生回答来引起学生定向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其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一技能。例如,显微镜的使用分析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如在脊蛙反射实验中,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试验。刺激蛙背部右侧和左侧反应有什么不同?刺激一侧时对侧肢体有什么反应?刺激的强弱与反应的关系?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最后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其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总结。

总之,生物教学注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同时更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力培养,既要知道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更要明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正是打开生物科学殿堂的四把金锁匙。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实验课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