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在人物报道上的成功之处
2013-04-29张宇婷贾可
张宇婷 贾可
作为一档风格日渐成熟的纪实类专题栏目,《看见》以其平衡的视角、理性的态度、人文的关怀向观众还原一个个公共人物或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无论是节目的制作内容还是编排方式,或是主持人柴静的采访方式、采访细节,都力求寻找深入人心的路径方式,让观众看见新闻中的人,感受人的存在。
身体姿势:
无论是在实地采访中还是在特地搭建的录影棚中,柴静身体的姿势总是保持前倾,被观众称为“倾听的姿势”,尤其在对一些儿童的采访中,柴静会蹲下,仍然以仰视对方的姿势进行采访,有时她甚至会抚摸小孩的手安抚地讲话。 这种放低采访者姿态的方式,反作用于受访者,减小了记者的身份给受访者带去的压力,也在无形中淡化了记者的职业角色,而以一个旁观者甚至朋友的角度去聆听受访者的心声。 在《为了安息的纪念》中,对还未走出丧失亲人阴影的采访对象, 柴静以一个聆听者的姿态关切地听胡文传倾诉,帮助胡文传在回忆事实的同时看到希望,胡文传也声泪俱下地说出了内心的悔恨和遗憾。 在采访胡文传的女儿胡秋月时,柴静并未拿出成年人的架势,而是用亲近的距离得到了小孩的信任,让小秋月在镜头前直陈其言,无所畏惧。
眼神:
柴静的眼神也是她的特色之一。 在采访过程中,柴静的双眼始终以由下向上的角度凝视对方,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和专注。在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中,她的眼神总是流露出关切,配合她温柔的语调,给受访者传达出温暖的信号。如在对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的采访中,柴静始终保持伸长脖子,以微微向上仰视的角度凝视张平选,她的眼神既具有试探性,又表现出对受访者的体谅,在听到张妙母亲的哀号时,她主动提出前去安抚,同样以向上仰视的眼神给对方传递安全感。而在对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李阳的采访中,谈及敏感的家庭暴力,柴静并未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在谈到李阳将婚姻和孩子作为实验品时,柴静微笑着说:“可是那是一条生命呀。”当二人在对话中出现了争辩的局面时,柴静仍然保持镇定的眼神和从容的微笑,丝毫未流露出不满或鄙夷,因而李阳在谈到自己的丑闻时表现出较为淡定的态度,也较敢于说真话,还原事件的真实经过。
在许多采访环节中,面对感人的事迹,柴静会忍不住流出眼泪,而在传统新闻采访理念下,记者作为还原客观事实的一方,不应表露个人情感。 但面对弱势群体,将记者内心对事实的渴望和对当事者的怜悯之情传达给受访者,这为受访者带去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记者找到了自己内心与受访者内心相契合,或者说共鸣的地方。 在面对情感直接流露并且感同身受的采访者时,受访者往往会增强对采访者的信任程度。
突破心理障碍:
访谈节目是将采访直观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镜头前的一类新闻节目,对采访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采访实践中,采访者往往会遇到一些不配合或不够配合的受访者,他们的心理预设障碍为采访的进行树立起一道道屏障,从而使采访目的难以达到。 因此,采访者必须通过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障碍,找准突破口,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柴静在人物访谈中多以开放式提问开始,开阔、宽松的提问方式给对方营造了轻松的氛围,给予了谈话对象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容易削弱受访者的心理防备。同时,柴静的提问直白犀利、一针见血,将受访者的思维锁定在所提的问题上,又留有回答的自由。如在 《杨丽萍 :生命的旁观者 》中,杨丽萍作为性格高傲、要求严格的知名艺术家,无疑会给记者带来心理压力。 当杨丽萍对现场取景和布光表现出挑剔时, 柴静微笑着指出:“你是我见过的对细节最追求完美的人了”。以“追求完美”来暗示杨丽萍的挑剔,而并未直接询问对方 “你为何如此挑剔”,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杨丽萍的肯定态度,也引导了杨丽萍主动谈论自己挑剔的原因,由此延伸到她的信仰,回答了她常使人“碰钉子”的原因。
2011年 9 月 25 日播出的《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李阳身为英语教育界的名人,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他坦言畏惧失去自己的事业, 并对家庭暴力事件持轻视态度,因而在采访中时而表现出轻蔑和对记者的抵触。他带有挑衅意味地反问柴静:“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有大量时间扑在工作上的,你没选择。”柴静回道:“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一个好的采访的。”柴静尚未讲完,李阳便接道:“你只要完成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柴静反而笑道:“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如此来回几个回合,柴静并未恶语相还,而是用冷静的思维,寻找对方谈话逻辑中可还击的点,驳回对方的观点,采取适当的语言将问题丢还给了企图逃避问责的李阳。柴静在访谈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她温柔的语调和偏低的分贝,几乎在所有的采访和配音中,无论是面对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或是面对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是面对一些身世平凡的普通人,柴静始终保持着谦和温婉的语气,给受访者传达了一种友善的信号,从而争取受访者的信任,让对方从内心上放松对记者的戒备,变得更敢言、更乐言。
画外音的处理:
从柴静主持的《看见》栏目中,从形式上看,画外音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访问的内容就像是镶嵌在其中一样,简短精辟、恰如其分。在语言风格上都较为朴实和平易。聆听节目中的画外音,就感觉是一位知心朋友在将她所遇见的人和事娓娓道来,句子简短、用词简单。例如《看见——世间有情人》的开头,柴静这样介绍主人公 :阿里木,从 26 岁起离开新疆,走了大半个中国,以烤羊肉为生。就这么站了十几年,腰总是很难受,脚也总是疼。这个生性快乐的人受了很多苦。但他说,不干让自己心里难受的事儿。他的脚受伤,是因为有人曾经想强迫他帮助小孩子,偷骗行人的东西,阿里木没有同意。在贵州偏僻的小城市毕节打工,用自己烤肉串挣的钱,建立了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他每天站差不多十个小时,烟熏火燎,一顿饭吃的常是一份凉粉。质朴简介的讲述,容易让人感知和记忆。在内容上,首先画外音都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例如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那期节目中,画外音是按照简单回顾案件——拜访受害者父母——拜访药家父母——探讨药家鑫凶残行为的成因——药家父母的反思——受害者家属的宽凉这一顺序,层层深入。节目中的画外音都与画面严丝合缝。这种密切配合主要体现在对现实拍摄画面的解说上,柴静的解说往往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镜头或者细节。在《看见——老兵回家》那期节目中,由于讲述得大都是战争年代的往事,于是用到很多资料画面,每每泛黄的战争画面出现的时候,画外音——“1937年,日军开始轰炸广东。”“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使得片子的主题得以显现,同时加强了专题片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最后,节目中的画外音都是真实地叙述及真情的自然流露。在以追求真实为根据的电视专题片中,由于真实记录的及时性和运动性,使得镜头不得不跟随生活的逻辑,因此运用画面的苦心经营来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入思考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大大降低,更谈不上一些专题片所需要的抽象概括和严密论证。
柴静采访风格极具特色,既睿智深刻,又满含温情,流露出记者对受访者的人文主义关怀。给人去标签化,忘掉好恶,不去评价被采访对象,是《看见》一直秉承的宗旨。他们坚信,拔掉头上的天线,才能真正看到新闻中的人。(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