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春阳:健康养殖是未来方向

2013-04-29孙梦秦榕蔓

商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猪种养殖业添加剂

孙梦 秦榕蔓

今年1月,《商周刊》开办了《新农夫》栏目,短短两个月,《商周刊》记者多次深入基层,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食安问题采访了青岛市多家养殖企业。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企业或使用传统的原生态养殖方式,或采取集约式现代化养殖,或是半土半洋、中西合璧的特色养殖,中国的养殖企业家们就百姓所需的安全、健康、环保养殖模式交上了多份答卷。

养殖业存在许多“痼疾”,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药物残留问题、违规添加激素类药物等,长期困扰公众。中国养殖业今后发展方向是什么?哪种养殖模式更符合安全、健康、环保的养殖要求?就这些问题,《商周刊》记者专访了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宋春阳。

公众对养殖业的误解

《商周刊》: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养殖业飞速发展,肉、禽、蛋等副食品从严重缺乏到目前种类繁多、供应充分。与此同时,食品添加剂滥用、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中国养殖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您对我国养殖业的行业现状作何评价?

宋春阳:当前,中国的总体养殖环境还算安全,正在朝着健康养殖的方向发展。不过,我国养殖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和规范、过度竞争等。

此外,公众对养殖业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添加剂的问题,事实上,添加剂分为营养型添加剂和生长促进剂等。在营养性添加剂中,多维素(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适量添加这些添加剂能更好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并不会影响产品质量。而激素类添加剂、抗生素等,其促生长、抗病能力虽被国际上肯定,但这种添加剂容易使动物产生抗药性,并且会在产品中产生残留,间接影响人的安全。

《商周刊》:这种药物残留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危害大吗?

宋春阳:影响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无公害食品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可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剂量,以及它的停药期。使用抗生素的动物在屠宰前规定时间停止用药,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将药物残留排出体外。

健康养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商周刊》:据了解,中国是抗生素消费大国,其中一半以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有人称,“中国养殖业离不开抗生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宋春阳:中国人口众多,对肉、禽、蛋等副食品需求量大,而我国养殖业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就造成了引种频繁,养殖密度加大,与此同时,养殖环境、设施设备等条件却没跟上养殖业的发展步伐,使得动物抵抗力下降,发病率上升。如粪污处理技术达不到标准,引发了很多疫病防控和环保问题。

另外,我国养殖业采用活体运输较多,比如从外地运来的活猪出现疫病,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会传染其他地方的动物,增加动物发病的几率。

其实,在美国部分抗生素、激素是允许使用的,因为他们的法律很严格,抗生素的停药期、使用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定。我担心的是,现在我国企业执行和政府监管还不到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药物乱用、滥用问题。

《商周刊》:防疫为什么也要使用抗生素?疫苗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宋春阳:事实上,中国疫苗研发速度相对滞后,没有跟上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和新的疫病出现的速度。如果我们疫苗研发速度较快,质量较好,可以控制一些传染性疾病,我们就没必要用抗生素。

另外,兽医水平有待提高,有些病判断不准确,诊断不出来。比如本来是病毒病,病毒病用抗生素没用,很多兽医不知道,就乱投药,乱治疗。

《商周刊》:现在兽医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这与人才缺失有很大关系吗?

宋春阳:目前来讲,养殖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并不少,但是真正下到生产一线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是去了饲料厂、兽药厂。主要是因为养殖行业的工作环境比较差,也比较辛苦,而且大多数养殖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般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

不过现在大型的养殖企业都在转型,还有很多大型集团踏入养殖行业,他们采用的设备、设施都很高端,很多设备设施都是采用计算机智能化控制,可以给畜禽自动送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饲养员素质不足的问题。

其实,要想成为这个行业的能手,最好先去养殖第一线干几年,积累实际经验。之后无论你从事技术工作也好,为养殖企业提供售后服务也好,都有—定的基础。

《商周刊》:对于抗生素滥用,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宋春阳:健康养殖与品种、饲养方式、环境条件等都有很大关系。解决抗生素滥用,科学、安全的方式之一是养殖抗病力强、耐粗饲的地方品种。比如巴马香猪、里岔黑猪等,它们抗病力比较强,在饲料中很少添加抗生素,甚至可以不加。这些特性是由猪的品种特性决定的。

另外,地方品种肉质优良,这是国外引进品种无法比拟的突出优点。引进品种比地方品种生长速度快很多,这也使二者的肉质成分出现差异。地方品种肌内存积脂肪高,一般国外引进品种肌内脂肪不超过3%,地方品种至少能达到4%--5%,像山东莱芜黑猪(100公斤以上),肌内脂肪能达到10%。肌内脂肪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猪肉的口感,所以土种猪吃起来比国外引进猪要香。

我认为不添加抗生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到了一定阶段,止定要取消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健康养殖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养殖业其实是个风险行业

《商周刊》:网易、中粮、联想等大型企业都开始进军养殖业,这说明养殖行业非常有潜力。不久前,新希望集团的刘畅也说“养殖业是非常时尚的行业”,您怎么认为?

宋春阳:养殖业其实是个风险行业,主要因为市场波动比较大。比如2011年,养猪效益非常好,一头猪利润可达400元以上,高的可达七八百元。但去年,生猪的价格下滑,一头猪也就能挣到一两百元,甚至有的处于亏损状态。

《商周刊》:市场的波动,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宋春阳:原因有很多。与猪源是否充足,经济是否景气,整体消费水平饲料价格以及疫病情况有很大关系。疫病发病率高,猪的死亡率高,猪源不足,猪肉的价格也就升高,如果没有什么疫情,猪源充足,那么猪肉的价格就低。

《商周刊》:类似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比如这几年大蒜、生姜等蔬菜价格的波动,国家是不是应该出台指导性调控政策?

宋春阳:我们有一个猪粮比价,也就是生猪的价格与饲料的价格比。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饲料价格比值在6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一般来讲,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比值,国家就会发出预警,动用储备肉。

当前,养猪的散户较多,这些养殖户饲养生猪的依据主要是往年的情况。比如,去年养猪非常挣钱,今年他们就养上几十头猪,如果不挣钱就不养了。所以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门统计的数字有时对不上,由于掌握不了一个具体的数目,很难通过一些政策来调控。我认为未来养殖业趋势还是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国家易控制,企业也好发展。

未来养殖业,将是两条路同时走

《商周刊》:目前,国际比较推崇的养殖方式是什么?

宋春阳: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养猪方式大体分为4种:一是集约化饲养法;二是早期隔离断奶饲养法,也叫多点式饲养;三是发酵床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在国内比较流行;还有一种是户外养猪。

多点式饲养法,适合国外地广人稀的养殖环境。一般猪的断奶期是13~18天,之后转到保育场,待长到20~25公斤,再转到另外的养殖场育肥。这种方式在国外比较流行,其优点是,国外许多农场有几千公顷土地,周围没有村庄,可以在这片区域转运。而在我国,由于受土地资源限制,多点式的养殖场比较分散,运输过程会经过一些村庄,控制不好容易使猪感染疾病。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养殖,都要依据不同的品种来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一般来讲,引进品种比较适合高度集约式饲养。而地方猪种,则适宜散养或者生态养殖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地方品种的抗病力强,耐粗饲,如果没有这种生物学特性放养也是不行。引进猪种本来是精料性猪,用精料培育,对粗饲料消化率很低,所以更适合集约式养殖。

《商周刊》: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各有优点,哪一个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宋春阳: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的蛋白质越来越多。地方猪种脂肪含量太高,生长速度慢,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蛋白质的需求。而国外品种正好适合当时的中国市场,所以就大量养殖了引进猪种,解决了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受引进猪种的冲击,地方猪种的数量逐渐减少。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大家又开始考虑肉质的问题。而引进猪种生长速度较快,肌内脂肪含量低,肌纤维粗,口感不好。这时,地方品种的猪又满足了这个时期人们的需求,这一块市场又慢慢被培养起来。

未来的养殖业,我相信是这两条路同时走。

猜你喜欢

猪种养殖业添加剂
贵州地方特色猪种培育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