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2013-04-29胡鞍钢

商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工业化公共服务

胡鞍钢

中国已经开创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城镇化新路。未来数十年,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更加协调、更加同步,中国将迅速由城乡四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这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道路的基本线索。中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合理布局,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这是一条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路。

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它大大地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与经济社会转型之路,即经历了从二元结构(1949~1977年)、到三元结构(1978~1991年)、再到四元结构(1992年至今)的历史轨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兴起,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先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到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区形成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加上城镇部门,构成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会三元结构。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乡镇企业就业饱和有所下降,农村劳动力大规模从乡村迁往城镇地区、甚至跨地区迁往其他地区主要从事非正规就业,又在城镇地区形成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还包括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并存的二元结构,与农村农业和乡镇企业,构成中国经济社会所独有的四元结构。

其次,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都是历史罕见的。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2.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20%,这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84%、日本总人口的2倍。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也是世界罕见的,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100年、60年和65年实现了从20%到50%的跨越,而中国仅花了30年;德国和巴西分别从36%左右水平提高到50%分别使用了29年和14年;而中国仅使用了11年。

再次,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城镇化过程大为不同的是,中国避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大规模城市贫民窟。联合国人类居住署将贫民窟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之高密度人口聚居区。当大量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时,占据了无人的空地,在上面盖住宅,并配套建起简易的市政基础设施,包括马路、下水道、供水供电线路等。印度1990年贫民窟人口达1.3亿,到2001年升至1.58亿,在2005年略降至1.1亿,规模依然庞大。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07年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城市贫民窟人口比重分别达到28%、14.4%和23.5%。虽然按照该数据,中国的城市贫民窟人口比例达31%,但中国与印度、拉美的贫民窟还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城镇贫困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得到保障。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之所在。

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

从城镇化的政策方针来看,中国不断调整,与时俱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因此,中国城镇化之路的独特性可以概括为:具有不断创造性,例如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城市非正规就业,开始进行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了大规模的贫民窟;人力资本投资,基本可以安居乐业,“乐业”目前基本实现,“安居”尚有不足;因而,形成了从二元到三元结构、再到四元结构,为此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依靠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共同破解四元结构。

从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来看,继续推进工业化就是要使工业化继续成为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力,使工业化能够“武装”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使工业和农业相互协调、共赢发展。这既包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包括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将乡镇企业导向规范的工业园镇,走上产业集群化道路,从而化解乡镇企业资本缺乏与技术不足、分布过散与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产生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信息化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工业化升级的核心力量,并为城镇化中城乡治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信息平台。特别是,除了建设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外,还需充分利用信息化改造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各个方面,在引领工业化的同时,也要促进城乡治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加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尽早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挤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工业服务业和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蓄水池”。

简而言之,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就是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发展。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落实在城镇化相关政策上,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一系列农业基要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即现代农业要素不断增加。这要求国家和社会对现代农业要素不断强化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高附加值化。

农村工业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化。既要提升乡镇企业运营水平,促进生产服务特色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有效就业岗位,缓解城市压力,也要通过不断促进要素集聚,从“队(村)-社/乡-镇”不断走上产业集群化道路,集中提供政府公共服务、金融保险和物流等社会服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使城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能够真正“乐业”又“安居”,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节假日安排和工作条件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与此同时,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却只有35%。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就需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避免大规模贫民窟的出现,逐步改变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需要继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国情、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乡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趋同。城乡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巨大。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需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强社会建设、加大社会投入、改善社会管理,使他们能够真正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它经历了“二元”结构转向“三元”结构,“三元”结构转向“四元”结构,并最终由“四元”结构转向“一元”结构。只有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来破解四元经济社会结构难题。

中国已经开创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城镇化新路,它是中国社会主义优势的集中体现,未来数十年,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更加协调、更加同步,中国将迅速由城乡四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这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

观点碰撞

城镇化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行为非常重要。要妥善处理好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之间的关系。就业必须靠市场,不能人为地造城,而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顺势而为,依托产业基础来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当前,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城镇化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以规划为龙头来规范政府的行为,避免过去的种种教训,而是要稳步推进,把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加以协调发展,把地方政府的权力放在规划和法律的笼子里运行。

城镇化规划尽快出台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只有规划出来,让大家看到事权有多大,才会有相应的财力匹配。现在农民工市民化的预算分列在不同的项目中,比如教育、保障建设等等。事权增加之后,这些项目支出的量也会增加,但到底需要增加多少还是要根据规划而定。

新型城镇化强调尊重市场

新型城镇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制度下推进的城镇化,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强调尊重市场,尊重农民的产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择业权、自由交易权,强调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只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主要交给市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般是先有“市”后有“城”,而不是相反。在有了农业剩余后,人们拿出部分产品到市场交易,随着市场交易的繁荣,有一部分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业等。他们选择有利于交易的地方集中居住,就有了早期的“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之所以取得了比改革开放前大得多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得到了快速推进。但是中国目前的城镇化仍然滞后于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国际平均水平,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市场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推进。

名词解释

◆“四元结构”:农村农业和乡镇企业二元结构+城镇地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二元结构

◆“四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工业化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