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去”带动上海外贸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3-04-29李凌

开放导报 2013年6期

[摘要] 企业“走出去”不仅能够带动贸易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更能够促进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上海已经具备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需要从投资行业、投资区位方面给予企业科学的引导,并着力搭建“两个平台”,培育和集聚本土跨国公司。

[关键词] 走出去 国际贸易中心 贸易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78-04

[基金项目]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对外直接投资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2013—GR—08),上海海关学院优秀青年教师项目(编号:2312065)。

[作者简介] 李凌(1979 — ),女,河北唐县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海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贸易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思路。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迅速增加,投资的行业和范围也逐步扩展。截至201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4247.8亿美元,分布全球六大洲的177个国家(地区),几乎涵盖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类别。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把握“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机遇,带动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贸易的发展繁荣是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基础。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不仅有利于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能够促进贸易结构优化以及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推动力。

(一)带动贸易规模提升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实现上海地方进出口总额5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总量规模45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30%。

然而,近期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上海的贸易规模有所萎缩。上海海关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5个月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3169.8亿美元,同比下降1.8%,上海市进出口总额1721.8亿美元,同比下降2.59%。通过企业“走出去”带动贸易规模提升,对于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带动贸易结构优化

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要求上海在贸易结构上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进出口为主,强调中间品贸易、最终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综合,突出金融、咨询等新型服务贸易以及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主导作用。然而目前,上海的贸易结构距离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服务贸易的比重仍然较低,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咨询、电影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2011年,上海服务贸易总额为1292.7亿美元,占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22.8%①。其中,运输和旅游两大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这两个部门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394.3亿美元和447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5.1%。而咨询、金融和保险、计算机信息和通信等新兴服务业进出口的比重仍然较低,仅分别为12%,4.2%和4.1%。可见,优化贸易结构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亟待突破的问题。通过推动国内技术成熟的行业到境外开展装配生产,不仅能够带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而且企业对于市场调研、运输、金融、咨询等服务的需求还会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出口,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三)带动贸易主体多元化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除了要大力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来上海投资创业之外,还必须加大力度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这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上海目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比较大,而本土企业的贸易参与度相对较低。2013年前5个月上海市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1124.4亿美元,占同期上海进出口总额的65%。其中出口535.9亿美元,进口588.5亿美元,分别占66.6%和64.2%,而本土企业进出口规模仅占35%。可见,现阶段发展多元化贸易主体的关键在于提高本土企业的贸易参与度。在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商贸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和提供优惠政策,有利于在上海集聚和培育我国本土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从而实现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上海早日建成具备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上海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一是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截至2012年底,外商累计在沪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3家、投资性公司265家、研发中心351家,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投资性公司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外资研发中心数量亦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众多跨国公司总部云集,提升了上海的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集聚能力,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基地。上海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为企业“走出去”在人才储备、国际化服务和国际商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完善的国际商务服务基础。上海集聚了众多在金融、证券、保险、会计、法律、咨询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国际化机构,具备较为完善的商务服务基础。早在2003年,上海已经成为全球各大保险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主要阵地。美国友邦、美亚保险等国际著名保险业巨头均扎根上海。世界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的运营总部也均在上海。美国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等诸多国际投资银行均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全球排名30强的律师事务所,有15家进驻上海。此外,上海还汇集了各国领事机构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这些国际商务服务机构能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提供重要的融资、保险、法律、会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的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是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集聚。上海商业环境优越,对高层的海内外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为上海储备了大量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2011年上海外企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达到120.18万人;归国留学生人数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留学人员的1/3,其中70%来自发达国家,90%以上获得博士、硕士学位,30%以上在海外企业中有管理工作经验。大量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集聚上海,为企业开展海外经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保障。

四是已有海外投资企业的示范效用。在对外开放的30多年间,在沪外资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海外战略都在无形中产生出溢出效应。上海本土企业在海外扩张中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现在观念和战略上逐渐成熟。上海汽车集团、上海企业、光明乳业、上工申贝、复星集团等知名企业集团在“走出去”的实践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已经成功“走出去”企业不仅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且为试图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二)不利条件

一是企业海外投资缺乏融资支持。目前在上海,海外投资项目贷款完全是企业自主行为,没有得到财政贴息支持。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也没有专门机构,在审批环节中对投资于高风险国家的企业和机构没有实行强制性投保制度,不能有效保护海外投资。本土企业海外经营的投资收入、红利和管理金收益需按规定纳税。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输出产生的成果也无明确的税收优惠。对跨国经营企业在境外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上市推进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尚未出台相关资助措施。此外,民营企业融资门槛高、渠道窄的困难未明显改观。

二是商务成本偏高。2012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2595元,办公类物业成交均价24319元①,一些核心地块的商用写字楼成交均价更是超过85000元。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上海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一直位居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首。除了房产成本以外,上海企业用工成本,特别是社保成本也居全国前列。此外,上海的交通成本、城市交通拥堵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商务成本。商务成本高启,不仅制约上海企业的海外投资,而且还会使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望而却步,削弱上海对于本土跨国企业的集聚能力。

三是市场垄断的长期存在。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大量国有经济的存在造成了产业垄断,形成对民营企业的挤出效用。上海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起步早,后期落后于苏浙,受国有企业形成垄断影响的重要的原因。这种情况不利于上海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的主体多元化发展,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形成一定制约。

三、“走出去”带动上海贸易发展的路径

(一) “走出去”带动贸易发展的产业选择

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走出去”带动外贸发展的主导力量。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结构要优于全国,在发展“走出去”带动贸易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上具备更大的优势和潜力。《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有73%投向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投资仅占26%。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未能较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相对而言,上海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则更加合理。截至2012年底,上海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为30亿美元,占上海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的26%,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居第二,是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

在发展“走出去”带动贸易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方面,上海应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第一,要通过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简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放宽相关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使用限制等方式,促进纺织服装、玩具、鞋类及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第二,简化和协调进出口程序,减少行政障碍,降低通关成本,加速推动相关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下的机械设备、材料、零部件、燃料等相关货物的流动。第三,鼓励企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带动专利、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技术贸易的发展。通过促进制造业相关“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二) “走出去”带动贸易发展的区位选择

在以“走出去”带动贸易发展的实践中,区位选择应以东南亚、非洲、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主。东南亚等地区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如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国家,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较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期。另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推进,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投资政策较为优惠,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理想目的地。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处于较低层次,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只能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大量的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同时,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增长的起步或加速阶段,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不仅能够直接带动技术、机械设备、中间产品的出口,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促进东道国就业水平提高,增加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从而产生更多的进口需求,为促进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其原宗主国之间往往存在各种优惠贸易安排。投资于这些东道国,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相应发达国家市场的阻力,使企业获取比国内投资更为有利的贸易发展空间。如孟加拉输往欧、美的纺织品不受配额限制;2006年签署的美国与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DR-CAFTA)规定,美国对DR-CAFTA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多米尼加的进口产品实行免关税优惠,这些国家(地区)也应作为边际产业“走出去”的理想目的地。

(三)培育和集聚本土跨国公司,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点应立足于培育和集聚本土跨国公司。政府要从改善投资环境着手,努力构建企业海外投资的“两个平台”。

第一,要加快本土企业海外投资平台建设。应尽快建立一个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本土企业海外投资双向平台。“引进来”的资金平台建设将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以海外资金流动便利化措施为取向,尤其注重扩大海外风险投资基金、境外股权投资机构以及依托二级市场的国际间接投资流入渠道,为谋求海外融资的企业与海外资金供应方之间创造高效和便利的合作空间。“走出去”的平台建设,则可以围绕境内企业的境外成员公司之间“外币资金池”的建设,赋予条件适合的本土跨国公司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资金跨境调配的制度安排。并且,在企业“走出去”的经营活动中,协调政府的行政审批、海外投资管理以及外汇管理职能,给予企业海外经营更为便利化的政策组合。

第二,构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性专业服务平台。企业海外投资需要市场调研、信息咨询、融资、保险、会计、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予以配合。具备丰富多样的高水平专业化海外投资服务,是上海培育和集聚本土跨国公司的重要基础。在海外投资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聚焦三个方面。首先,依托各类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专业服务企业,以举办各类国际性投资论坛为通道,让各类有海外经营意愿的本土企业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充分交流与沟通,及时获得包括海外并购和参股的相关信息,由此形成为企业海外投资“信息汇聚”平台;其次,通过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促进海外投资专业服务机构和组织发展壮大,着力形成专业覆盖面广、服务主体形式多样和服务提供方式灵活的中介机构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包括海外经营的前期调研、融资、法律纠纷处理等各类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形成“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平台;最后,应鼓励上海各类行业协会和各国驻沪商会以及企业家协会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为有海外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海外合作宣传服务、策划服务、投融资服务和经贸交流服务,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法律纠纷处理中给予及时的帮助,从而构建海外投资的“机构协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