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教学如何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况
2013-04-29周春艳
周春艳
【摘要】政治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难学的课程,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怎样改变这种教学境况,是当前政治课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启发式教学、政治教学形式、师生关系与提高政治课信度这几方面,谈谈怎样提高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 课堂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听到有的政治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固然与教师的“讲”不无关系,但与学生课堂上没有主动参与,没有积极思维更有直接关系。
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亦很多,本文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就如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谈谈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多年来,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由于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其中突出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满堂灌”,而教师只按固定模式来完成“教”,而不管学生是否爱学,是否会学,是否能学到。但是,在纠正上述问题时,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强调学生“学”而轻视老师“教”,其中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以讲为主”必须转变为“以学为主”,这两种现象的偏差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其关键在于有效地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教师的“教”。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的方面,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主要由老师决定和负责,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学习行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新获得的知识、思想和能力等等,都不可能是学生主观自生的,而必须是接受和吸收来自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其中教师的影响又是主要的。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在正确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目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唤起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
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应注意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与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精心选择和正确使用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1.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读法、谈话法。2.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政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各种直观的影像资料与课件展示。3.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包括读书法和练习法,师生共同讨论法。4.学生自我探究,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书本内容,包括探究法等。
三、课堂教学中,正确选择和运用政治教学形式
目前,“以讲为主”,启迪学生思维仍具有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和充分的科学依据。它突出地体现了政治教学的特点:学生直接接受教师教给的前人、他人已获得的政治知识成果,认识上最经济、单位时间的知识容量最大,传授空间的覆盖率也最大。
但是,也应看到,系统讲授也有它的弱点和局限性,在政治课教学中,至少有两点:第一,它不能更全面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特别是动口、动手能力,实践机会少。第二,容易形成学生总是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间接跟新知识发生关系的固定、僵化的模式。因此要充分发挥“以讲为主”教学形式的作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以讲为主”教学形式的作用,要从内部处理好讲与其他方法的关系,又要在外部处理好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关系,真正做到“以讲为主”多种形式并存,使教学形式既多样化,又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兴趣,搞活课堂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积极心态。“趣”与“活”是统一的,无“趣”则不活,不“活”则无“趣”。搞活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别出心裁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如:诗歌朗诵、讲故事、辩论赛、即兴演讲、实验操作等。通过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引出新课,这课堂的形式机动灵活,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乐于合作,如果运用得当,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的问题是:1.课堂活动形式上要求新颖、活泼,内容上要符合教材要求。2.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掌握好时间、把握好分寸。3.尽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五、提高政治课信度,让学生乐于思维
政治课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但因学生的认识局限,学生很容易陷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误区”。许多学生往往把课本中的政治理论和观点与周围的现实生活情况两相对照,然后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理论和现实“对不上号”,政治理论和观点绝大部分是“虚假的”。政治课信度由此开始下降。随着教学的展开,学生眼界的扩大,社会知识的丰富,政治课信度相反则降到了最低点。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理论和现实的关系的教育,指导学生理顺理论和现实的关系。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充满魅力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董嘉才.浅谈教学中启发学生提高的策略.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
[2]王小兵.当前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