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3-04-29郭普爱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正负数温度计刻度

郭普爱

数学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做”数学的乐趣。下面,就我多年来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探索法

探索教学法不应是由教师讲出,而应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的结论。教师不要怕学生做出的结论不全面,而要利用学生答案中的不足,去引导,去启发,去修正,去完善。这样才能启发数学悟性,开发潜能,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在教学“正负数”时,我利用计算机制造出动画投影片。一天,小猪热汗淋漓的问猪妈妈:“妈妈,今天怎么这么热呀?”猪妈妈看了看家里的温度计说:“难怪,今天33℃呢!”小猪说:“妈妈,您怎么知道今天温度是33℃呢?”妈妈说:“你看,温度计里的水银的高度在刻度33这里,在刻度0的上面,所以是零上33℃,才會这么热。”“哦,我明白了,刻度数字越大,就越热。”小猪自言自语说。小猪突发奇想,把温度计放在冰箱的速冻室,水银柱的高度迅速停留在零下20℃,小猪满脸疑问:“妈妈,您看,这刻度数字也不小了,有20,为什么急冻室会那么冷呢?”这时,老师转向问学生: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答:因为是零下20℃。老师说:对,能不能说刻度数字越大,温度就越高呢?(不能)。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像0、1、2、2.2……这些数能表示出来吗?(不能)。看着学生们专注而又急不可待的表情,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数——正负数。认识了正负数以后,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就可迎刃而解了。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认识正负数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法

人人参与教学,人人投入探索,表现自我,积极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创新,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教师应经常给学生组织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好习惯。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时,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在已有长方形特征及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已有的技能,通过充分讨论,得出三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①6+4+6+4=20(厘米) 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②62+42=20(厘米) 即: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③(6+4)2=20(厘米) 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猜你喜欢

正负数温度计刻度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学习正负数时导入材料的“正负作用”
温度计的『一二三』
三招搞定温度计
巧妙运用数学概念 提高哲学教学实效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被吃掉刻度的尺子
谁大谁小
走进生活,感受正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