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3-04-29高四方

中学时代 2013年7期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语文教学

高四方

【摘要】朗读作为阅读方式之一,是一种把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的读书方法,也是我国历来提倡的、效果显著的学习语文的一项传统经验。加强朗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重要性

中学语文新课标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我们引入色彩缤纷的语言丛林之中,吸收美词佳句的芬芳,感受美轮美奂的人文气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涵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看容易吸收……”叶老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读出语文之美、语文之妙。

一、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充满着鲜明、强烈、健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课文,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突破文字表层而深刻理解内在的思想感情,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也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如学习朱自清《背影》一文时,当有感情地读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时,学生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很快进入了一种肃穆、凝思的状态,父亲的行为打动了学生,崇高的父爱感染了学生,“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的真挚感情通过朗读被充分地表达出来了。事实证明,反复朗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感情深化的过程。

二、朗读是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特殊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领会其意境,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受到美的教育。因而,教师要明白朗读不仅是语感的也是文学的,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通过反复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的母亲在去哲尔赛岛游玩之前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然而当得知船上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时,她来了一个大转变,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莫泊桑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把“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推上艺术的审判台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让读者对她进行审美的正义裁判。

三、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朗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准确把握语音、语法、词汇和语气语调,不断改正不正确的读法、说法,改正不规范的语言和句式,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经常出现语言混乱现象,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常常言不达意,也就谈不上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了,只是囫囵吞枣,或者望文生义,不求甚解,那么文章的内容、层次及作者的思路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须在朗读训练上下功夫,通过经常性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增强语感。相信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会大有裨益。

四、在朗读中积累写作语言,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是写作的基础,朗读、背诵的文章多了,写作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教育证明了的经验,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识其字、解其意,也使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精练、优美的语言。正如鲁迅所说:“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多种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同理,经常大量朗读,就会于潜移默化中使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技巧慢慢变成学生语言储藏库中的一部分。这样,学生的书面语言就能不断规范,并言之有物,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会逐步提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话一语道出了朗读、熟读与写作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准确流畅、抑扬顿挫地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苏轼指出“三分诗七分读耳”,这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即指要借助正确的读音、恰当的停顿、准确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朗读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著名作家魏巍对蔡芸芝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爱用唱歌的音调教我们读诗”,正因为这样,魏巍才写到“不但诗句至今还能背诵,而且那读诗的音调抑扬顿挫,终身难忘”。由此可见,抑扬顿挫的朗读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总之,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多一些朗读,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意境。

猜你喜欢

朗读重要性语文教学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