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切牙金属桩冠根折原因分析

2013-04-29叶莲妹徐佳蕊高久瑜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年6期

叶莲妹 徐佳蕊 高久瑜

摘 要 目的 分析上切牙金属桩冠修复患者根折的原因。方法 对2008~2011年上切牙桩冠因根折而拔除金属桩冠及牙根的36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根桩与牙根长度关系和冠修复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金属桩在骨内的长度小于牙根在牙槽骨总长度的1/2牙折病例数多于金属桩在骨内的长度大于牙根在牙槽骨总长度的1/2牙折病例数,单个桩冠根折病例数多于联冠桩冠根折病例数。结论 金属桩核冠修复中除要保证桩的长度不短于临床冠的高度外,桩在骨内的长度是否达到牙根在牙槽骨总长度的1/2,单冠相对于联冠修复均可能是根折发生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桩冠 金属铸造桩核 桩长度 单冠 联冠

桩核冠修复是治疗前牙牙体缺损、牙冠畸形、扭转错位的主要修复方式之一, 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残冠残根修复方法,具有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及增加牙齿抗折力性作用[1]。 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桩核种类系统繁多,金属桩冠因其具有与根管内壁贴合而固位良好,强度理想,桩和核方向可以不一致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在口腔临床应用时间也最长,修复根管治疗牙的效果得到时间检验。金属桩依材料的不同分为高熔合金(熔点1100℃以上)和中熔合金(熔点500 ~ 1100℃),材料包括金合金,钛合金,钴铬/镍铬合金等 [2],其中钴铬高熔合金金属桩核由于价格便宜,强度较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评价桩冠修复效果的众多指标中,桩冠修复牙的整体抗折强度与其长期成功率密切相关。金属桩冠修复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继发龋坏、根尖周炎、桩冠脱落、根桩折断、基牙根折等,而基牙根折断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生通常只能拔除患牙。由于切牙在颜面美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对行桩冠修复基牙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医疗性人为不利因素应尽量避免。本文通过对近3年来我科因根折而无法保留的切牙牙根进行整理分析以了解金属桩冠发生根折的潜在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前牙桩核冠修复方法的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2011年于口腔科就诊,筛选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例:基牙经过完善根管治疗,根管充填到位,无欠填或者超填,桩冠修复时无根尖周病变;无明显牙周疾病,无牙龈退缩,牙根有足够长度;桩冠边缘密合性良好,冠包绕于牙体组织上,具有牙本质肩领,无咬合高点及不良咬合习惯;采用铸造钴铬金属桩冠修复但最终因根折无法保留而被拔除的上颌切牙368颗。其中上颌中切牙227颗,上颌侧切牙141颗,单冠修复310颗,联冠修复58颗。

1.2 观察指标:

在患牙拔除前进行X线摄片,测量牙、牙根在牙槽骨内及金属桩在牙槽骨内的长度,及是单冠还是联冠修复进行分析。根据患牙桩在骨内的长度是否大于牙根在骨内的长度的1/2(以下简写为桩长>1/2或桩长<1/2)对患牙进行统计,除桩长外,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组别及基线水平使用SPSS11.5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368例切牙铸造金属桩核冠根折拔除的病例中,桩长<1/2的占83.43%,桩长>1/2的占16.57%,两者比例为1:5.04,具体数据见表1,提示桩在骨内长度小于根在骨内长度的1/2可能是基牙发生根折的危险因素。

在368例根折病例中,单冠310颗,占84.24%,联冠58颗,占15.76%,两者比例为1:5.34,提示单冠相比于联冠修复可能是基牙发生根折的潜在危险因素。

3 讨论

前牙金属桩核冠的根折因素相当复杂,与修复时间长短,患者使用及保护情况,患者咀嚼习惯,前牙排列等都有关系。另外研究表明,根折与桩的种类、形态、桩冠修复后牙受力情况,是否具有箍效应,牙体预备及患牙自身情况等因素相关 [3] 。而在这些因素中前者是口腔修复医生无法决定的因素。本文探讨的是修复治疗行为对切牙桩核冠修复效果的影响。口腔修复医生在临床操作中应尽量考虑影响桩核冠修复的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由于金属桩核弹性模量远大于牙本质,在受到牙合力时,在根-黏固剂-桩界面产生过大应力易造成桩松动甚至根折[4]。另外金属桩核还具有不透光性,不易从根内取出,影响前牙的美学修复效果,干扰核磁共振成像,所以对于前牙的桩核冠修复,金属桩核的选择应谨慎。对于前牙残根残冠等的桩核冠修复,可更多选择抗折强度高,弹性模量与牙体组织接近,利于保护牙根,具有良好底色且不影响核磁共振的加强型纤维桩。

前牙残冠、残根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经良好牙体预备,形成牙本质肩领,形成箍效应的金属桩核冠修复后,增强了牙体抗力,使牙根折断几率大大降低[5,6]。但在临床上仍可见桩核冠修复后牙根折断的病例,通过以上病例的分析,牙根折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1 金属桩在骨内长度对根折的影响

在368例上颌切牙铸造金属桩冠根折拔除的病例中,桩在骨内长度大于根在骨内长度的1/2的基牙发生根折的病例明显少于桩在骨内长度小于根在骨内长度的1/2的基牙数,从而可推断前牙金属桩冠修复的成功率与金属桩在骨内的长度相关。在临床操作中,确定桩的长度要考虑到牙根的位置,形态,长度,冠根比例,及根管粗细及弯曲情况等。一般认为, 桩的长度应等于根长的2/3-3/4或至少等于临床牙冠的高度,保证根桩处于牙槽骨内的长度大于牙根在牙槽骨内的长度的1/2,另外还须保证根尖4-5mm根尖封闭,以预防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的发生[7,8]。

3.2 切牙金属桩冠根折与单冠联冠的关系

在368例切牙金属桩冠根折病例中,单冠修复的基牙是联冠修复的基牙发生根折的病例的5倍多。因为桩核冠基牙在受到咬合力时,可将应力部分传到联冠修复的邻牙牙根上,减轻桩核基牙牙根承受的力,起到应力分散作用。采用联冠修复残根的牙周膜仍可以获得足够的生理刺激,保障其活性,并有利于防止牙周组织发生根尖周炎[9]。

通过以上分析,为我们临床金属桩核冠的选择及应用提供一定指导依据,临床上在需要应用金属桩核的情况下,除保证桩的长度应等于根长的2/3-3/4或至少等于临床牙冠的高度外,还需要保证根桩处于牙槽骨内的长度大于牙根在牙槽骨内的长度的1/2。另外对于单冠还是联冠的选择需谨慎,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应尽量采用单冠修复,联冠修复冠的固位性明显低于单冠修复,后期易发生冠脱落及相关并发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单颗牙的桩核冠修复,邻牙是健康活髓牙的情况下较少考虑联冠修复,以尽量避免造成邻牙的损伤,但在邻牙是已行完善根管治疗的死髓牙或者其他情况需要行冠修复时可考虑行联冠修复,减小桩核基牙所受咬合力,降低根折发生的概率。

在比较根折发生率时需要知道所有桩核冠修复病例总数(包括桩长>1/2及桩长<1/2牙槽骨支持的牙根长度的修复病例总数,以及单冠及联冠修复病例的总数)才能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因为各组病例的总数已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χ2检验、比值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的计算。但本研究是一个回顾性的研究,没有桩核冠修复总体的信息,只收集到根折后病例的信息。仅从根折发生群体中进行分析,得出桩长度小于牙槽骨支持的牙根长度及单冠修复是根折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至于这2个研究因素在所有金属铸造桩核冠修复病例中的结果,则还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队列对照试验来进行验证。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提示,金属桩核冠修复中除桩-临床牙冠长度比而外,桩在骨内的长度是否达到牙根在牙槽骨总长度的1/2、单冠相对于联冠修复均可能是根折发生的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 赵云凤.口腔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87-89.

[2] 刘呈胜,郭西林.浅谈桩核冠的种类及制作[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6):89-91.

[3] 刘萍,朱智敏.桩冠修复致患牙根折的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4):314-316.

[4] Pegoretti A,Fambri L,Zappini G, et 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endodontic post[J].Biomaterials, 2002,23(13):2667-2682.

[5] Mezzomo E,Massa F,Libera SD. Fracture resistance of teeth restored with two different post-and-core designs cemented with two different cements: an in vitro study[J].Quintessence Int,2003,34(4):301-306.

[6] Stankiewicz NR, Wilson PR. The ferrule effect: a literature review[J]. Int Endod J. 2002,35(7):575-581.

[7] 巢永烈.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39.

[8] Abramovitz L,Lew R,Fuss Z,et al.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seal after post space preparation: a fluid transport study[J]. Endod,2001,27(4):292-295.

[9] 刘涛.前磨牙残根单冠与联冠修复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2):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