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2013-04-29尹晓红
尹晓红
摘 要:科举制度在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科举制度的存在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对我国的人才选拔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有它的弊端,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统治者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就更明显了。简要地谈谈科举考试的利弊,并作一些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利弊
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科举考试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为我国古代选拔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一、科举考试的历史及其发展
从魏晋时期开始,对官员的选拔都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来的,无论那些权贵子弟的综合素质如何都可以为官。但大部分出生低微却很有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员,发挥自身的才能。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朝隋文帝就开启了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的方式,到隋炀帝的时候就设有进士科,考察参选者对事实的看法,按成绩来选拔人才,这样科举制度就正式诞生了,因为是采用分科来选拔所以才称作科举。科举制的时间就是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其间经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的产生及其发展是顺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发展产物。科举制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历程: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个起源;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的阶段;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停滞时期;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阶段。
二、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中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从产生到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了它自身存在的利弊及其影响。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选拔人才的途径,扩大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
科举制的诞生从根本上打破了魏晋时期以来对豪门世族对封建政权的垄断局面,最大限度地搜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因为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受到考官个人亲疏好恶的影响,使得选拔的过程更加公正、客观,科举考试它抛弃了贵贱等级的门第观念,士人不论出身都可以参加考试;都有出仕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是大有存在的,这样我国的统治阶级就从过去的豪门贵族慢慢地扩大到了一般的普通百姓之家,统治阶级的政权就掌握在了更多人的手中。同时,这样公开、平等的人才原则更加利于统治者自身的统治。
此外,也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为当时选拔官吏提供了一个文化基础,从而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且能进入到进士的考试中来就不会是等闲之辈,为国家增加了栋梁之才。此外,因为科举考试的产生,对推动民间的学习知识和读书的风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2.科举考试使人才选拔制度更加完善,并为其提供依据
在隋朝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中,特别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虽然它也是考试,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声明和德望,而这靠的是主考官个人对考生的印象和感觉来评判,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考核标准,但隋朝后的科举考试则是以考生的考试试卷为标准,这是考试制度的一大完善,也为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依据。在科举考试中,考试的科目除了秀才、进士之外还增加了明经、明法、明算等,而考试的内容包括《孝经》、《论语》、《春秋·左传》、《礼纪》、《诗经》、《周礼》、《仪礼》、《尚书》等儒家经典。考试的范围很宽,对培养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的作用,这么多的考察科目更利于考察考生的真识才学。
同时,科举考试它的考试科目在不断的完善,对考生的要求也在增多,使得考试这一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不仅有考试标准,还有考试违规后的处理,是在科举考试以前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代替的。
3.改变了魏晋以来清淡学风的思想及其打破教育陈规
在隋朝以后,科举制度考的是儒家经典,在学校学的也是儒家经典,这样就形成了学与考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等的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慢慢地纠正了魏晋时期以来对学校教育流行的清淡学风和思想。同时,科舉考试中的明算、明法等科目,也改变以往重文轻武、重经轻算的教育陈规。例如,在魏晋时期人们追崇的是“玄学”,喜欢的是哲学那类奥妙而又玄乎的东西,似懂非懂的。但科举里的明算、明法等增加之后,民间对经商等也不再忽视,使得商业有了一定的繁荣。这也是打破传统教育常规的一种形式,是科举的一个积极作用。
三、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中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在中国的历史中起到积极影响的同时,为人才选拔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它的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消极影响给中国国民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专制的巅峰时期,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的政权而改变了考试内容,使得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压制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在学术上无法创新,导致了思想落后,科学技术发展落后的局面。而浅层方面上来说,其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
1.只凭科举考试,不易得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前有很多人认为,考试只是考查学生才学的一个标准,不能考察学生的德行。北宋司马光说:士人“虽有颜、阂之德,苟不能为诗赋论策,则不免遭摈弃,为穷人;虽有拓、跻之行,苟善为诗赋论策,则不害取高策,为美官。”他认为科举的选拔方式是有缺陷的,只看学生的诗赋策论,不过问学生的德行优劣,这样的选拔制度在中国这个重视德的国度里不应该的。我们在考察学生的才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他们德行的一个考察,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科举考试考察的多非所用,难获真才实学的人才
很多的思想家、政治家认为,科举考试的科目较少,内容也较为单一,考察知识范围又小,学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到,不是真才实学的人才。唐朝韩愈曾说:“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之于礼部吏部,试之以绣绘画琢之文,考之以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中其程式者,然后得以下士之列。虽有化俗之方,安边之画,不由是而稍进,万不有一得焉。”世间存在的人才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所以只拿科举考试来做定论,这是不合理的,从中也难以找到适合的人才。
3.科举考试埋没人才,导致很多人没有出头之日
科举考试,它吸引了无数的学子去参与,但由于科举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不是每个人都有金榜题名的机会,考上的就能鲤鱼跳龙门开始荣华富贵的生活,考不上的则会耗尽一生,穷困潦倒最终蹉跎了一生的青春年华。因为科举考试的存在,很多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真正才能,没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导致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另外,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的教学开始屈服与科举考试之下,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首先表现在,为了顺应科举考试,学校开设的课程仅仅限于儒家经典和典雅辞赋,在教学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充满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色彩;其次表现在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了,使得知识分子把做官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禁锢了自身的思想。再次表现在科举考试的最终结果决定在主考官、礼部和吏部等人,录取对象还是与权势门第有关联,导致了贿赂、科场作弊等腐败风气的盛行。
总之,科举考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科举考试所形成的传统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巨大遗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就是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让中国都走不出考试的情节,让中国成为一个考试大国,各种考试热在中国都十分盛行。但考试的积极影响在当今的社会里还是利大于弊的,考试就是摆脱人情窘境的途径,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以考试来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剂的,但相信考试制度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意忠.科举存废与教育兴衰[J].当代教育论坛,2004(08).
[2]李文泽.金代女真族科举考试制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3]唐踔.从人才选拔的角度看科举的进步性[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