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体学生,科学灵活求实效

2013-04-29卢小明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酚酞优秀生氢氧化钠

卢小明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

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學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答盐酸有酸性……许多回答不是教师的预期答案,课堂也比较混乱。

2.齐答型。有些教师喜欢设计一些让学生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好让学生齐声回答,如提问:“氢氧化钠呈碱性对不对?”学生齐答:“对!”“氢氧化钠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吗?”学生齐答:“能!”“氢氧化钠属于碱,那么什么是碱?”学生又一起回答,课堂气氛貌似很热烈。如果大量使用此类提问,既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也掩盖了许多学生没有回答、“鹦鹉学舌”“滥竽充数”等不良现象,教师无法得到真实、准确的反馈。

3.定向型。有些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经常提问个别基础好、反应快的优秀生,很少提问中下层学生。比如“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上,上课伊始教师就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全班思考一段时间后就点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显然,这种综合性的问题只适合优秀生,对于中下程度的学生而言就太难了。优秀生回答得多,中下程度学生回答得少,久而久之,优秀生越学越有趣,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中下生越学越没劲,慢慢成为化学课堂上的“旁听生”,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那么,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提问呢?

一、课堂提问要科学有效

教师在深入钻研化学教材和考试大纲的同时,要研究提问的目的,使每一次提问都有意义。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的兴趣点精心地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设计的提问不能犯学术性和知识性错误,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应把问题设计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易到难,问题之间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使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例如,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要解决一个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哪种粒子能使酚酞变红?

我是这样引导的: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哪几种粒子?蒸馏水中含有什么粒子?往蒸馏水中滴加酚酞试液,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哪几种粒子?往氯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什么现象?通过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只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将难点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就能使学生搭建起思维的阶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思考,不应该只针对少数优等生,而要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对优等生要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对中等生宜以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帮助他们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对后进生提问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如简单判断性的、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成功中迸发思维的激情。

在班级中,中等生占大多数,因此,课堂提问要以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出来。为了适合优等生和后进生的需要,教师可以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将某些问题分出层次来提问。

例如,学生在默写方程式时,经常将水电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写错。当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怎样书写?它们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学困生回答)

2.水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怎么书写?这两个反应分别有什么用途?(中等生和中上生回答)

3.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你能设计实验将它们鉴别出来吗?(优等生回答)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对这两个方程式有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基本没有再出现混淆生成物的情况了。

三、课堂提问方式可灵活多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这样。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恰当有效的提问方式。

1.顺向式提问。顺着知识的脉络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问题。如学到“酸”时可以提问: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些物质和稀硫酸反应吗?为什么能反应?酸为什么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等等。用这类问题来讲解,让学生找出答案,就是顺向式提问。

2.逆向式提问。即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发生过程来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白磷为什么要保存在水中?

3.关键词提问。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各种关键词来提问,常见的有:

用“假如”提问。如学习灭火的原理时,提问:假如你家里沙发着了火,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依据的是什么灭火原理?

用“举例说明”提问。如: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你能举例说明吗?

用“比较异同”提问。如:碳、氢气、一氧化碳都有还原性,他们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何异同?

用“代替”提问。如学习了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后,提问: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这个实验吗?为什么?

用“可能”来提问。如学习了盐酸可以除去铁锈这一知识点后,提问:把一根表面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在盐酸中,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锈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猜想”来提问。在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地放开思路,对有关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试探性的估计和设想,从而为进一步的思考问题开辟道路。如:碳粉和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固体剩余,提问: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可以提出几种猜想?再做实验验证,对错误猜想进行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猜想并不是盲目、毫无根据地乱猜乱想,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知识经验或理论来进行。如上述案例中,猜想该固体是铁粉或二氧化锰即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总之,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下,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必须在“问”上下足功夫。备课时,要把握几点:为什么要提问?提问什么问题?在什么时候提问?提问什么层次的学生?用什么方式提问?只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酚酞优秀生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特质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氢氧化钠-氟硅酸铵改性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微波与氢氧化钠共处理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