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
2013-04-29郭俊英
郭俊英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教育也不例外。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倡导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变分析课为实践课。因此,各地都在积极探讨新的课堂模式。在这些众多的模式当中,小组模式是比较普遍的。下面我将从小组建设、课堂评价、学生参与率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谈自己的拙见。
一、小组建设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为了优化小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队,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我们在划分小组时应坚持“异质同构”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小组的规模。
为什么要进行“异质同构”的分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有能力、性别、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形成小组成员间不同学习基础的“异质”组合,促使成员之间积极互赖、相互帮助;组与组之间的同构,可以保证不同小组整体学习能力大体相仿,以保证组际间的公平竞争。
那么小组的规模多大才是比较合适的?一般认为,合作学习的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以4-6人为宜;总的小组数以6到8组为宜。这样小组长可以兼顾到组内的每一个成员,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小组,小组间、小组成员间都可以分到具体明确的任务,可以最高程度地确保每个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
理论总是理想的,但在实际的操纵中总会碰到各种困难。“异质同构”的阻碍并不大,但是小组的规模却是让我们棘手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班容量较大和教室空间狭小的问题。以一个由69名学生组成的班级为例,在实际的分组中,如果按照每组6人,大概就得分12组,那么总的小组数又是过多的。暂且先不说教师是否能够兼顾得到,光是教室空间和优秀小组长都是远远不够的。迫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可以把每组的人数定在10到12人之间,这样全班大致可分为7组。但是每一个组的人数又是过多的,所以我们又把每一个组按照同构异质的原则进行了细化,分为A/B两组。这样既依据了实际情况,又达到了科学分组的境界。
二、课堂评价
评价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除了有教师的评价外,我们还加入了学生的评价,并且运用了一些激励手段。但是我觉得评价是在一定的阶段范围之内的,它要经历有评有价、有评无价和无评无价的发展阶段,而且评价后的激励方式可以多样化甚至随着课改的发展逐渐取消,但是评价的语言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堂中,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评价激励方式有积分、加星等形式。毋庸置疑,让学生评价,这样可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为了本组的分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确实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评价过于浅显,以语文课为例,同学们经常评价的是声音是否洪亮、站姿是否好,是否多字少字等,针对问题本身他们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任何一个形式的使用都必须有度的把握,积分、加星亦是如此。在课改的初期这些形式的使用很有必要,但往往会出现学生纠缠在分数上的现象,有时学生站起来提出问题或者解决问题不是为了问题本身,而是为了加分,把加分的手段当成学习的目的,造成南辕北辙、本末倒置的后果,而且加分的大量使用也会冲淡课堂本身的思想性。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个忧虑,加分现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地会对分数产生麻木和怠倦,学习的激情极有可能下降。所以我们还应该思考新的激励方式,然后随着课改的发展,逐步取消这些形式。
既然对学生的评价在现阶段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那么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教师,要时刻记得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不仅针对问题本身,还要针对展示形象和方式;不仅指出优点给予鼓励,还要委婉地指出不足使其加以改进。在教师评价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评价,这样慢慢地提高学生评价的水平。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教师教会学生评价,总之,评价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改发展的过程是教师逐步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们教师要学会慢慢放手,逐渐教会学生丢掉加分等这些华丽的外衣,使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收获知识、能力和自信。
三、学生参与率
在新课堂中,我们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但是,是所有的学生都运用好这些课堂时间了吗?是所有的学生都坚持了自己的主体地位了吗?不,不是所有的学生,只是一些优等生,大部分的学困生在课堂上依然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我不禁要说,我们新课堂的教育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在新课堂中,学困生不是被教师主导了,而是被小组长主导了。这种现象在自主学习环节并不明显,在“合作参与”和“激情展示”环节尤为明显。当我们倡导学生合作参与时,我们最初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或者摩擦出新的知识火花,或者达成一直的结论,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时往往是小组长一人在说,其他学生为了小组的分数在机械地写答案,这明显就是一种我念你写、对答案式的讨论。在激情展示时,为了本组的内容更全面、形式更新颖,即展示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出任何差错,小组长往往会安排好每一个成员的任务。这时组员甚至处于“任组长摆布”的状态,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关键部分还是有组长或者优等生来展示,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比如喊口号、我们组展示完毕等话则由学困生来说。也就是说活跃在课堂上的往往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其他学生则处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其实要想在课堂上做到人人参与确实有些难度,因为班内学生的差异太大,而且优等生所占比例很少,如果没有这几个优等生在带动整个课堂气氛,那么我们就会止步不前,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那些学困生。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率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让组长适当地放下一些任务,逐步尝试着留给那些需要锻炼的学生,使学困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置于边缘的地位。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逐步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参与率,使我们的新课堂能够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模式仅仅是新课标下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不必拘泥于这种模式。只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的任何形式,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我们要把传统的分析课变实践课,即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课本为依托,自己去体验其中的味道,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融入当时的情与景当中,把自己当做当时的人和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知识才会变成学生自己的。所以,我们上课时可以把嘴闭上,让学生把话说出来,把事做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符合三维目标的教学。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