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计算准确率下降的反思与调整策略

2013-04-29周雪飞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小数正确率计算能力

周雪飞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计算的难度增加了,还是计算法则忘记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一、问题分析

针对学生计算正确率低下这个情况,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调查,我们发现主要是以下几点。

1.缺乏兴趣。相对于其他题型,学生都觉得计算题比较枯燥,所以在做计算题时显得不耐烦、浮躁。最后,為了应付作业,而麻木地去做题,失去了计算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计算没有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组织计算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是特别枯燥、繁琐的,尤其是出现计算数据比较大,或者小括号、中括号层叠的繁复计算时,大部分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得特别不耐烦,这时候做的题往往会由于学生的厌烦情绪,不认真审题,没耐心研究算法等原因导致错误。

2.概念不明确,算理不理解。如果学生对概念掌握得不准确,模糊,或者理解上有偏离。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要想计算正确,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牢固地精确 地掌握概念。但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笼统,学生不易掌握。例如,(125+25)×8,不少学生没有掌握好乘法分配律的知识,会做成125×8+25的结果。

3.旧知缺乏。旧知识的积累储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储存信息,更重要的是能从这储存中及时准确地提取信息。在代数计算中,经常需要旧知识的运用(如整、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解方程的步骤依据;分数、分式的通分、约分;分数小数的互化等)如果学生对旧知识储存的错误或缺乏旧知,就不能正确地提取储存的信息,造成计算出现差错。

4.注意“无意错误”产生的误区。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只感知符号本身而很少考虑事物间的联系,因此对那些相近或相似的符号、数据因感知失真而发生错误,这些错误是指学生由于粗心大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脱漏符号、把减法看成加法等错误。

5.思维定势影响计算的正确率。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感知试题目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特别是某两种知识点相近或相似时,这种错误占的比例就会明显增加。例如,学“分数乘法”后,有时做分数加减法出现了分子相加减,分母也相加减的情况,显然是新学的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对原有加减法计算产生了负面影响。

6.学习习惯不良,对繁琐的算产生排斥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保证。在计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目中数据较大,或者较为陌生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能耐心审题,凭经验思维草率完成,错误率必定会升高。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呢?针对这些原因,我们着手研究应对、矫正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1.加强学生口算、估算的训练。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首先,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其次,要加强听算和估算练习。例如,在计算624÷6这道题时,如果先估算,判断出商是三位数,商中间的0就不容易漏掉了。再次,增强“内功”,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的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如乘法中特殊积5×2,25×4,25×8,125×8等。

2.加强算理的理解与识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0.72×5时,先算72×5=360,再看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往左边数两位点上小数点得3.6。此时,教师不能把教学停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在算0.72×5时,实际是把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那么所得到的积360就要缩小100倍得到3.6。这样,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的计算方法与新知的算理相结合,能够更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认知水平的发展。其次,概念理解不够透彻,法则的不熟练也直接导致计算错误。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法则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或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例如,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可以将换算方法编成顺口溜:“大化小,乘为好;小聚大,除一下”。

3.加强计算过程的指导。看”是指看清题目的数据和运算符号,做题时,首先必须看清楚题中的每一个运算符号,其次是看清题中的每一个数,“看”是做计算题的首要前提,这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必备步骤。“想”就是思考,是指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分小数混合的计算是否需要转化统一,化成什么数做起来更容易计算?“算”是指动手计算,也就是具体演算过程,这时应认真动笔,冷静思考,耐心计算,把计算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查”是指计算最后的检查验收,引导学生认识检查不仅仅是查计算过程中的演算,还要查审题、查运算顺序、查方法,是全方位的检查。

当然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小数正确率计算能力
小数加减“四不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