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土地
2013-04-29周咏梅
周咏梅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测量土地和计算田地面积的方法。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土地的教育。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测量土地。
2.计算与田地实际生活有关的计算。
3.到土地局采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图片?”(土地)
我们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给人类提供农产品,提供了粮食。这次同学们带着刚学过的计算面积的知识,走进田地,了解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田的,去帮助他们计算田地面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实践过程。
教学理念: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对直观性事物接受比较强,从图片导入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践测量,拍成录像
1.分组带学生测量四种形状的土地,把实地测量的过程拍成录像。让学生实地测量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四种形状的天地,现场计算面积,折算成亩数。
教学理念:“面积计算”是比较抽象的数学,尤其对于聋生而言,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只凭教师的讲解,他们只会生硬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当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一定能灵活运用。通过实地测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回班讨论,整合知识点。
(1)思考:怎样计算一块土地的面积?
①学生分小组回顾实地测量的情况、结果,播放录象。
②回答:我们是怎样计算田地的面积的?
教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理念: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各种形状土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计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数学,从而使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2)实用:(出示例题)
例题一:1亩田要喷洒农药5克,那么一块长150米,宽20米的长方形田地要农药多少克?
例题二:水稻亩产是900斤,那么一块两底为30米、80米,高为70米的梯形田地,能产多少斤水稻?一斤水稻能辗0.8斤大米,照这样计算,这块田能产多少斤大米?
例题三:李伯伯说:“收割机收割稻子每亩120元。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田地,长是61.5米,宽是30米。还有一块三角形的田地,高是24米,底是42米。请同学们帮我算算我家收割这两块地应给多少钱?”
教学理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能针对各种例题灵活运用面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能力。
(三)实地采访,了解土地现状
播放小记者现场采访视频。
师:从我们小记者的采访内容里,我们一起运用数学知识填写以下的数据。
(1)全国约有______亿人口。
(2)全国有______可用耕地,可产粮食______吨。
(3)全国人均约______亩土地。
(4)全国人均约______斤粮食,每天______斤粮食。
教学理念:听觉障碍学生主要信息来源于视觉形象,因此他们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思维阶段,通过直观的数据,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粮食的现状,体会我国土地存在的问题。
(四)联系实际,悟出道理,情感升华
1.出示学生在食堂吃饭的照片、倒粮食的照片。
2.请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质疑:我国这么多的人口,仅有这么点耕地,其中还存在土地流失、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能不能够维持全国人民一年的生活?(出示难民没有粮食吃的图片)
4.学生讨论:那么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怎么做呢?
5.师生共同交流。
6.小结,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理念: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存在的浪费粮食的现状,了解我国整体的粮食短缺现象,认识到土地对人们的重要性,明白造成可耕种土地缺失的原因,激起学生爱护土地、保护土地的热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聋校六年级的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面积计算公式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运用中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加深理解。
通过现实的测量土地活动,使学生掌握各种形状的土地(图形)的测量方法,学会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土地面积计算,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悟。通过图片、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了解我国的土地情况,激起学生爱护土地、保护土地的热情,使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实施者、传承者。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