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布置高中英语课外作业
2013-04-29王妍
王妍
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首先,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及时发现上课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可以向老师请教来解决问题;其次,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知识。课外作业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结果、指导学生继续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于书本上知识掌握的程度仅仅通过课堂的提问和检测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课外作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教师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作为日常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课外作业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然而,传统的作业布置却存在着弊端,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传统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传统作业多为机械性操练,形式单一
传统作业布置多以听磁带、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做试卷为主。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词汇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教师天天布置单一的抄单词背单词而不加以应用或是背诵方法指导那么这样枯燥的内容恐怕是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其次,高考中英语试题多为选择题,因此,传统作业布置中做试卷也占据了很大比例,一天一张试卷的情形也不少见。如此日复一日的作业内容封闭僵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能力。
2.传统作业只重“量”不重“质”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为应对高考压力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断将重点向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量方面倾斜。教师只强调“精讲多练”中的“多”把学生当作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忽视学生的接纳能力,每天大量的作业只能让学生疲于应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及其容易导致作弊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精讲多练”实为耗时耗力,达不到应有的检测效果。
3.传统作业布置忽略个性差异
传统作业布置中教师都是统一布置作业几乎很少有让学生自选作业的,作业难度更是“一刀切”忽略个性差异。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课堂内容理解的能力不同,对作业的接受能力和完成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忽略这一事实布置无层次性的作业无外乎是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好的只会更好,差的依然很差。
4.传统作业远离学生生活体验,忽略交际功能
传统作业布置中很多教师对作业的处理都是采取“拿来主义”,用统一的配套练习或是课后练习,这样的作业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传统作业更侧重巩固性而忽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学生英语语法掌握得好词汇量也大但却不能开口讲流利的英语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还要在课外作业设计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不再受枯燥作业的束缚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探索合作研究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
1.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1)作业的针对性——教师应针对课堂内容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水平有目的性的布置课外作业,以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2)作业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不能一刀切让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要通过布置相对容易的作业让他们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高成绩。
(3)作业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作业的有效性——教师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紧而匆匆布置作业。作业要精选,量要控制好。在布置完作业后要确保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适当地就作业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完成作业的途径给予学生以指导,同时在检查作业时要科学评价从而才能让作业更加有效,真实检测学生水平提高学生能力。
(5)作业的实践性——《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理念,在基础训练之余给学生布置具有创新性实践型的作业如:戏剧表演、手工制作、演讲等,这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2.多样的作业设计
笔者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兼顾一些传统作业但更要注重量的多少和重复性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标》提到“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课外作业的形式需要有所变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此就笔者结合平时的一些做法提出一些多样化的作业类型。
(1)预习作业。课前的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在课堂上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所说的预习是针对课文背景知识的预习,学生可以借助书籍网络查找一些有关作者或课文内容的知识,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网址和书籍名。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教材Unit3 L1 Festivals这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课下先搜集国内外大的节日以及庆祝方式以表格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用英语写下来,第二天上课前就可以先聊聊这些节日烘托气氛,再进入课堂,这样就能吸引发学生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有关节日的表达做铺垫。
(2)表演。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演员,给他们一个舞台就能充分显示他們的才能。《课标》说道学生应“能就熟悉的话题与讲英语的人士进行比较自然的交流。能就口头或书面语言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表演的形式能锻炼学生的口语提高学生胆量和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其形式包括很多如:朗诵、演讲、戏剧彩排、采访等。笔者曾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做weekly report,这是一种简短的演讲形式,学生可以围绕学习、生活、家庭朋友等话题展开也可以朗诵演讲稿。每周五下达任务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做准备,然后利用课前或早读五分钟进行演讲活动,学生可以就演讲内容提问或作出评价。自从开展这一活动后,笔者发现有的胆小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自信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3)手工设计。手工设计能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笔者在教授完北师大教材Unit4 Communication Workshop中writing: An Internet Page 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网页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城市可以是景点。学生们的作业大大超乎意料,他们有的是用彩笔手绘有的是用纸张打印出来作品极富想象力,后来笔者将几个具有代表的作业张贴在教室的公告栏,引起学生和各授课老师的围观,相信这肯定能让学生增强自信爱上英语作业!
以上就是笔者对课外作业布置的看法。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采用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容学生的差异,丰富作业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成为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学习快乐的源泉。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