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3-04-29曾潮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清凌凌课外阅读笔者

曾潮英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认知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读。如在《可爱的草塘》一课中,作者是这样描写草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的:“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有的学生说:“绿色的芦苇和蒲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把草塘装点得真美。”接着,笔者说:“你们说得真好!你们认为在朗读这句话时要注意哪些词呢?”学生们齐声回答:“清凌凌、更绿、更蓝、更白。”最后,笔者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篇课文,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笔者营造的意境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课本中的几篇文章,教师应以点带面,通过多角度、宽广度的课外阅读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学生年龄和年级的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童话、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更感兴趣。其实,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教师都可以推荐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由于学生对周总理不太熟悉,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人们自发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所以不太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于是,我校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了解这件事情,从而为这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固定答案去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学生答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如在教学《莲叶青青》时,在学生归纳出祖母善良慈祥、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率真质朴等性格特征以后,笔者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莲叶”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由祖母的性格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说说应该怎样回馈亲人的关爱与养育之恩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他们从祖母乐于助人的精神联想到了雷锋精神,联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孝顺父母。

五、丰富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教学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这些语文学习资料的效用,才能促使学生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

阅读是一扇窗,透过它,学生能看见整个世界;阅读是一盏灯,点亮它,学生就能照亮心灵。只要教师用心探索教学新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开辟出阅读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在语文教学这片神奇的园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镇竹岗小学)

猜你喜欢

清凌凌课外阅读笔者
雪后(外一首)
我是河边人
宁夏黄河清凌凌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清凌凌的小河》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