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代讲,学文致用

2013-04-29朱庆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6期
关键词:福楼拜人物描写课文

朱庆国

要了解当前的语文教学,不能听一些专家的夸夸其谈,也不能看相关名师的示范表演,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何为“地底下”?我认为是我们这些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才最有发言权。

既然如此,我就谈谈我们如何对待自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对应的是讲读课文,至于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定义具体是什么,我们这些一线的普通老师都不能确切的阐释出来。但是我们都知道,但凡中考考的,我们都要精讲细讲反复讲,中考不考的,即为自读篇目,都是粗讲略讲,甚至不讲。例如对待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线的老师都知道,最多半课时,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行动、语言和性格的特点。还有部分老师彻底执行“自读”,寥寥几言一语带过,让学生课外自己学习,且美其名曰:“自主学习”。

只要高考的指挥大棒不停,一线老师的教学总要围着考试转。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不考的内容花那么多的功夫干什么,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吗?这话似乎人人都能理解,老师理解,学生理解,家长理解。可这样一来,置众多的自读篇目的地位何在?相信人教版的编者若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选编的课文被如此对待,又会是何等的尴尬啊!当然,这只是我对实际教学情况的一点叙述,也请顾振彪总编不要误会。相应的,我们一线的教学老师应当合理开发自读课文的资源,做到课尽其用。就像《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觉得可以这样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19页中说:“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基于此,我对《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性设计。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谈谈教我们的语数外各科老师都有怎样的特点,平时大家只敢在背后悄悄议论,这点老师我也知道,哪有当学生的不议论自己老师的?今天老师允许你在课堂上自由评论,畅所欲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说语文老师我脸上长个黑痣的,有说数学老师是矮疯(姓冯个矮),也有说英语老师新烫的头发,挺时髦的……

这时,我适时地说:“我们评论老师的时候,一定要公平,不能有偏颇之心;更要真实,不能有虚假的成分;还要突出各自不同的特征,让其他同学一听就知道你描述的是谁。如果你想做到我说的这几点要求,不妨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去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举手问我,并以这篇课文为蓝本,仿写出一段文字,题目就叫《星期一的上午——大话老师》。待会我们全班交流,看谁写的短文最能抓住老师的特点并且能把老师的上课顺序合理地安排起来。”

果然,学生的胃口被我吊了起来,急急忙忙地翻开课本去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不虚啊!时间不久,有的学生似乎已有所得,沉思了一会儿,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一时间,教室一片静谧。只有沙沙的书写声和不时地翻开书页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当然,也有学生举手询问我描写方法、材料剪裁等问题,我也一一予以指导解惑。

半节课过去了,有同学开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然后翻开课本比较了一下,最后用眼光在教室里左右扫了一下。我知道学生们陆陆续续都将要写好了,盛宴即将端上来了。我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激情碰撞又要开始了。下面,我把写的较为精彩的练笔录下一则与大家共赏。

星期一的上午——一周中的忙碌时期。第一节往往都是语文课,课前的2~3分钟,我们都会乖乖地待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练字。而语文老师呢?便会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来,迅速扫描全班,趁谁不备,大声地说道:“某某,练字的效率不太好啊!”然后走到前面,习惯性地把门关上,拿起粉笔,带领我们练字。语文老师的眼睛不是很大,但很有神。高而挺的鼻子旁边有一颗引人注目的大黑痣,因为这颗痣,语文老师也荣获“大痣”这一外号。语文老师的语言很有魅力,讲到景,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讲到人,我们好像和他面对面的交谈。下课铃一响,语文老师就宣布下课,从不拖堂,我们都很喜欢他。

接下来是苗老师的英语课。苗老师进班后,靠在讲台旁,轻轻拍两下,示意我们安静下来。苗老师个子中等,一头微卷的黄发,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眼镜。苗老师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但是每当总结默字时,就在那哀伤叹息地说:“每天默呀,默呀默,却总有一些人不会默。你说,我是不是教得太失败了,为什么就教不会你们这些呢?”

看,左手一摆,右手一摇,右腿一迈,整个身子随着节奏晃动。就这样,数学老师走进了教室,把书往讲桌上一放,说:“预习××,三分钟。”然后走到饮水机旁,用手摸摸他那没有胡子的下巴,或用手挠挠他脑袋上不太茂密的头发。等到上课铃一响,他就把扩音器戴上,从腰部把线穿过来,然后一扣,扣好后把桌上的粉筆头收拾好,端起茶杯喝一口水,说:“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王春雪)

课堂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结束了。

可以说,比起那些单单分析描写手法、性格形象的老师或者直接“放羊式”的老师,我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课后深思,课堂的成功源于以下几点:

一、避繁就简、大胆取舍,新颖的设计思路

课堂不能拘泥于教材的繁琐分析。对作者福楼拜的介绍,对四位作家性格特点的归纳,对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的各有侧重的描写,以及文章的结构和行文顺序,这些是以往讲解的重点,现在,有的我略去了不讲,有的让学生自己揣摩。既简化了内容,又突出了重点。把学生从繁琐的教材分析中解放出来,留白于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做喜欢做的事情、去学乐于学的知识。我觉得我们一线教师不能被中考所束缚,而应将其看成检测学生素质的一次大展示,将课堂从用处不大的肢解教材中转变为全面提升素质的场地。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新颖新鲜,只有这样才能与鲜活的学生形成共振。没有不出彩的学生,也没有不出彩的课堂,只有陈腐的设计才会将之扼杀。我的教学设计不是僵化固定的程式化套路,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没有过多的预设,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探讨质疑,自然生成,在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真正的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我所设计的“大话老师”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去写、去说的欲望。一个题目、一个情境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老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孔夫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老师的设计内容就应当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乐中寓学的、乐此不疲的。当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中时,其自主自觉的主观能动必然被激发,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理解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写代讲、学文致用,实践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3页中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交给学生“人物描写方法的鱼”,还是教会他们“人物描写方法的渔”?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多位作家形象,还要积极给学生搭建写作平台,创设相应的写作实践机会,在写作中体会、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写作中自然要揣摩、借鉴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作的过程亦是自主探究、整体把握文本的过程。此时的写代替了讲,此时的对几科老师形象的塑造过程既涵盖了对文本的分析过程,又有每一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并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学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考,会用才是目的,要学以致用。为学而学、为考而学、只学不用、会考而不会用,这是众多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既令我们警醒,又让我们深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中学)

猜你喜欢

福楼拜人物描写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背课文的小偷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福楼拜叙事艺术探究——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背课文
福楼拜的「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