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氛围创设
2013-04-29周会英
周会英
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楚辞》到汉赋,文言文静静地流淌在中华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以它獨有的风采传承着古典文明,绵延着代代文人的心曲,将后世之人带入那美妙的文化氛围。学习文言文,就是感悟中国文化的源头,感悟那一个个岁月长河中各领一代风骚的灵魂。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并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文言氛围的创设。
一、熏陶引领莫忽视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存在着学生谈文言文色变的现象。究其根源,与教师本身不喜欢文言文或者古诗文素养不到位有着莫大的关联。试想,一位自作主张满堂灌、详译详解,甚至让学生原文译文一起死记硬背的教师和一位对文言文了然于胸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知识渊博的教师哪一位会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自己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兴趣,先于学生爱上文言文,读出来悦耳,讲起来若出己心,导起来旁征博引,让课堂充满着文言文的无穷意蕴,学生才有可能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言世界,并爱上文言文。
换言之,就是教师以自己足够的热爱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热爱,以教师的深入其境引领学生的文言探奇之旅。
二、言之有物,勾连现实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之一,便是文言文所展现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容易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地挖掘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勾连点,让文言文走近现实的生活之中。例如学习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可以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醉翁亭记》一文,可以由当代文人游览醉翁亭的文章说开去,将历史上的醉翁亭与现代醉翁亭相融合;学习对联的知识,可以由春节家家户户贴的对联说开去;学习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由热闹的元宵节景象引申开去,在历史与现实,情感与艺术的世界中找到勾连的切入点,让学生驾一叶现实生活的小舟荡入文言的河流之中,并深深地沉醉。
三、多彩活动,激发热爱
古代诗文,把汉民族的文章语言、文章技巧发展到了空前辉煌的高度。平仄、对偶、韵律的运用,更让人充分体会到了文章的美感和诵读的愉悦。如《滕王阁序》这样美妙的文章,更是不诵读无以体会其妙处。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多姿多彩的诵读便是用声音表达对文言文的热爱。因为诵读,学生找到了沉浸美妙诗文与语言河流的理由,单单是那词语与韵律,已让人无限留恋。而这种诵读的氛围,无疑就是最好的文言文教学的氛围。
除诵读外,一些围绕文言知识展开的丰富的活动也能为文言文的受欢迎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对对联游戏、经典诗文改写活动、诗文背诵比赛、文言创作比赛、古代文人我来评价活动、我喜欢的一篇文言文活动、评选最爱文言佳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在不自觉的熏陶中,自由地沉浸,古代文言文中那些思想道德和诗意情怀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视觉听觉皆文言
文言文被戏称为“第二外语”,这与它本身的晦涩难懂有很大关系。如何让晦涩难懂的文言语句化为优美生动、易于理解的作品,这时,多媒体的适量运用便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那些声情并茂的朗诵,那些颇具古典氛围的画面,那些精彩的古代文化讲述,那些寓教于乐的古诗文讲析,那些生动的古人典故,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便是一首美妙的宋词作品;如百家讲坛中对崔护诗作《题都护南庄》入情入境、极富趣味的讲析;再如子午书简中的《宋词十家》。这些多媒体资源,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文言词句,它们展示出形与色,有了活力与趣味,而这种不拘一格的展现形式,更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融入美妙的文言文天地。
五、在文言文创作中体会其美妙
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常用,要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悟,就要创设一个小范围的课堂文言文应用氛围,对学过的文言语言学以致用。如学习《醉翁亭记》一文,可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举一反三,模仿《醉翁亭记》的写法,让自己曾经游历或生活过的地方因为学生的驻足而蓬荜生辉,比如校园的一处景致、教室、家中庭院。有了醉翁亭记一文的熏陶,学生的创作异彩纷呈。而这种文言创作,让学生通过文言语言的运用锤炼文言思维,更好地体味到文言语言虽简洁但意蕴无穷的妙处,带给他们学习运用文言文的热情。而在这种学生跃跃欲试的文言创作氛围中,良好的文言氛围的创设便水到渠成。
文言文是一条静静的河流,也许它已不再泛起波澜,但我们依然感受到它的无限魅力。在这条河流中汲取美好的语言的流水,并把它的美妙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古典文学世界。正如范锦荣所言:“通过我的手指,你可以看到月亮,但最终你看到的不是手指而是月亮。”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教师那根指向美妙文言世界的手指,最终让学生看到绚丽多姿的文言天地并恣意地徜徉流连,那么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