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就业市场要求下的高职人才培育观
2013-04-29杨秀珍
杨秀珍
摘要:日益复杂的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这样的现实迫使所有高等院校,特别是学历处于尴尬状态的高职院校不得不抓紧人才培养问题。人才是高职院校今日与未来生存发展之根本,重视它,做好相应工作,高职院校才会有美好的前程;忽视它,敷衍行事,就有可能致高职院校于淘汰的境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高职院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本文试从就业市场的角度论说高职院校应具有怎样的人才培育观。
关键词:就业市场;高职生;人才;教育
近两年来,许多城市出现这样的矛盾现象:一边急缺劳动力,一边大量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究其原因较为复杂,但作为培养人才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更是难逃其责。因为,我们所有高校都承担着为社会不同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面对此种现象,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快、很好地就业,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逐年升高,但是就业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在一个单位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现其能力,反而在较短时间内失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还未完全形成统一而科学的人才培育观。
高职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观念主要是解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要求我们必须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制定的标准,最终达到与社会需要、学生需要以及国家规定相一致的目的,这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众所周知,当前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在落实目标的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抓住“应用性”“技能性”等关键点,仅仅注重职业技术教育。这样办教育的结果使得高职教育缺乏长效的竞争力。其实,高职教育应既不等同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也不等同于中专或技工教育,培育的人才应既要有社会所要求的高技能、强能力,更要有多方面的素养。换言之,我们既要培养一个职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一个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人才不能够只是会做工的工匠,而是兼有完善品格修养与特长的人。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人才观呢?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相协调的教育观。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时代,教育不应只注重传授知识,而要对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设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时,要把握“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协调发展。其中“能力”是核心,其以知识为依托,以素质为先导。当培养的目标明确以后,就要进行教学内容、教育手段、教学管理的改革,这样才能为实现高质量的培养目标提供导向及保障。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责任重大。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明确这样的教学观,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育人新观念
素质关乎一个人的一生,所以高职院校不能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不仅要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而且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在知识传授上,把握一个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内容上选择与专业相符合的实用性知识。教学组织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其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中,完成知识向能力逐渐转化的过程。只要按照上述思路去组织教学,那么就能实现“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二、打破僵化思维,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多样化的高职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要求所有学生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成才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另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因而我们高职教师要坚信高职生“人人有才、人人可成材”,在提升素质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根据学生个人实际和职业取向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最终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
三、加强校企合作,改进课程设计理念,最终培育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
为使高职培养的人才更具针对性,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是极其恰当又务实的做法。同时,学校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引入到教学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职业环境、工作过程相符合,高职生就能提早形成职业适应性。随着劳动力市场对用人岗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随时调整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四、始终贯穿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
据了解,现在许多高职生求职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既想追求好企业、高薪酬,但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既想主动竞争谋取职业,但又担心遭受挫折;既反对家庭的干涉,又无奈依赖父母。因此,在困惑、彷徨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往往很难快速找到工作。因此,高职教育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与道德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能够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和择业理念,明确今后的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目标。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要始终站在就业市场的高度,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培育模式,才能培育出更易适应复杂职场的人才,这是高职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鹏程,《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5(3)
2.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教论坛》
3.刘惠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八大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4.韩玉,《高就业率为何换不来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以高职粮油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