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错位的“代价”
2013-04-29路研
路研
由案例提供的材料归因可知,LS职教中心校的质量滑坡、人心涣散、评比倒数,主要源于管理职能、评价考核的诸多错位。
一是管理职能错位。G校长不可谓不勤奋、辛苦。他亲力亲为、“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但这种管理上的错位或越位,并没有产生好的管理成效。原因在于这位校长“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校长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必是“划桨”。学校管理是有分工和定位的。一般说来,校长是出思想的,起引领作用;中层是出对策的,起执行作用;基层是出经验的,起落实作用。从管理方法分层看,三者分别处于想法、办法和做法不同层面。而G校长所为是有悖于自身的职能定位的。道理很简单,就算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就算你一花独放,能营造满园春天吗?所以,好的校长不是越位“抢活”,而是学会“派活”;学校需要的是有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动态管理与协调能力的校长,是善于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他的团队“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人。只有这样群策群力,各安其位,各施其能,才能真正办好学校。
二是管理考核错位。评价LS中职校办学质量的“大多是关于比赛获奖之类的”评估标准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评价导向容易把人们的办学注意力引向追逐评比、获奖等虚名浮誉的道路上去。如技能大赛获得的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尺子”,而且是真实公正、无出其右的标准。可是我们要问,获奖者在一所学校里可能只占几百分之一,甚至上千分之一,这种“以点带面”的评价具有普遍性吗?反观那些面向全体、扎扎实实狠抓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内涵发展的学校,我们能否因为缺了几张大赛奖状,就否定了他们人才培养的绩效和贡献,就认定他们办学质量不高吗?显然,这是有失客观公允的。所以我们必须防范“一俊遮百丑”的过度评价倾向,千万不要让评比、获奖之类的个别指标,左右了我们的办学方向,模糊了我们的评价视野,误导了我们的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