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应避免成为“精英赛事”

2013-04-29王寿斌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王寿斌

今年2月20日,国家教育部举行新年首场发布会,宣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正式实施。《规划》确定,国家将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通过“健全比赛制度,创新办赛机制,提升赛项质量”等举措,把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规划》的推出,是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对历年技能大赛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技能大赛走向和导向的制度性、战略性设计,对于有效推动各地科学开展技能大赛活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正确的引领作用。由此我们想到,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检阅器、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试金石、专业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这几年究竟积累了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还存在着哪些不足有待改进?厘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引导职业院校通过技能大赛来展示学生风采、宣传办学成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实训模式创新,最终实现提高育人质量和提升职教吸引力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职业教育,让更多的用人单位受惠于职业教育。

回顾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历史,从最初2002年在长春首次举办,到2007年移师重庆,再到后来永久落户天津,大赛的参与度、成熟度和影响力一年高于一年,由此引发的地方赛事也一年比一年壮观,已然成为全国职教领域的“年度盛会”。如今,“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已成为公众普遍熟知的经典语录,它一方面体现了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基层职业院校乃至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技能大赛的高度重视。然而,也正因为过度“重视”,技能大赛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畸形发展,具体表现在:许多学校(包括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获奖结果,将其与学校的办学成绩、政府的行政业绩挂起钩来,因而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训练为数极少的参赛选手,让不足20%的选手占用80%以上的教育资源,使技能大赛成为少数人参与的“精英赛事”。在历次技能大赛获奖的记录里,从县里获奖,到市里比赛,再到省里、国家参赛获奖,各级各类多次比赛中的获奖者都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为了鼓励这些“精英”积极参赛并赛出优异成绩,学校往往给出很多“倾斜政策”:一是奖金诱导,以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获奖者不仅可以得到数以万计的奖金,而且在评职称、晋级、表彰、出国、进修、升学等方面还能享受到特别的照顾。二是实训设备特许使用,“一切服从大赛、让位于大赛”。允许参赛人员享有单独使用实习设备甚至整个实训室的特权。三是竞赛成绩具有“万能冲抵”功能。教师报名参加比赛,可以不用上课、不用开会,以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学生报名参赛,可以不参加正常的顶岗实习,甚至可以不考虑其他学科成绩是否及格,只要能够获奖,一切问题“都好说”。毫无疑问,过多、过频的大赛训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因为大赛参加者占用了过多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其他同学享受教育公平。

如何才能防止技能大赛走入误区,成为少数师生参与的“精英赛事”?必须对技能大赛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其中,制度层面的管控必不可少。

眼下,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均由基层学校自主上报,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在这一制度之下,学校自然都会选择基础最好、获奖可能最大的同学参赛,这是目前技能大赛选手常年“固化”于少数人,且学校不惜代价进行强化训练的根本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参赛选手的确定上,可以考虑实行学校推荐与组委会从在籍学生中随机抽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每所学校的“参赛团队”。在计算比赛成绩时,既考虑学生个体成绩,又公布学校(或地区)集体成绩。这样一来,学校(或地区)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就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学生,开展常规性技能训练,从而普遍提高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为了防止极少数学校违规选派非在籍学生作为选手参加比赛,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当定期对职业院校的平时训练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诚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毕竟已经走出了制度化的关键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办赛经验的日益丰富,大赛的制度设计初衷也将越来越得到完美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说谎大赛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