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适应能力决定中职生就业质量

2013-04-29庄芳明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工学宜兴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涉及多种因素,如起薪、专业对口率、合同签订率、岗位稳定性、“四险一金”保障情况、职业满意度等。但这些因素都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来考量的。我们不妨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企业凭什么满足员工提出的上述种种需求呢?显然,那一定是这个员工自身必须对企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是企业用得满意的人才,其就业适应力一定很强。

但反观今天的中职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如何呢?毫无疑问,普遍较差。究其原因,实在太多。其一,职业定位不准确,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二,劳动观念淡薄,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其三,学校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导致学生技能较差,没有真本领。其四,个体体能上的不适应。由于平时缺乏体力劳动及锻炼,一旦正式上岗,则体力不支,加之意志力薄弱,极易产生逃避思想。其五,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环节的薄弱及学生家庭条件等因素,造成学生和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之间严重的不适应。

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个系统工程,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学生送出校门有个企业接纳即可。中职校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笔者有两点管见。

其一:帮助学生摆正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必须兼顾两个原则,即社会需求原则和自身需求原则,而且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矛盾。学生好高骛远大都是只讲自身需求不顾社会需求,那就需要学校做好细致的就业调查,尤其要摸清社会需求。只有对本地企业用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予学生合理的就业定位指导。比如宜兴江南聚源电工技术学校,根据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招生宣传时候就明确:学生的第一职业目标只能定位在“做一名合格的电线电缆技术工人”,同时还让学生确立“不想当老板的工人不是好工人,要想当老板必须先当好工人,内行当老板更能管理好企业”的理念;并用种种手段,尤其是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事例激励他们,使其产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只有职业定位明确且合理,学生才能自觉地为之努力奋斗。

其二:搞好工学结合,打好就业“准备战”。

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如何搞好工学结合,则是很令学校头疼的事。工学结合不仅要顾及专业特色,也要考虑企业需求,还要考虑家长意见,尤其需要校企共同合作解决课程计划、实习安全等问题。为此,学校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企业显出十二分的诚意,才能为学生寻找到合适的“下家”,必要的时候,需要得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比如电子类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可以采取整班至少半年连续下车间的形式。一旦工学结合成功,则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成功的工学结合,是学生进入企业的就业预备战,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切实锻炼。当然工学结合的最理想状态,应该是类似行业办学的“学校=企业=职业”这样的校企深度合作,在这方面,宜兴江南聚源电工技术学校“直接把学校办到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该校“一师带一徒”的现代学徒制是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好模式,值得推广。

(庄芳明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二、如何解决职场上中职毕业生“起步快,跑得慢”的问题?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工学宜兴
盐工学人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工学
圆桌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