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对接、衔接与整合
2013-04-29张健
张健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型的知识教育,是追求知识的丰博和高深学问的教育,是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则不同。它当然也具有知识传播、文化育人的功能和要求,但在程度和层次上并不追求精深和高端,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它是一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换言之,如果说学科教育是一种具有纵向“景深”的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就是一种追求横向“宽度”的跨界教育、整合教育。它是一种与职业、与企业、与行业、与专业相整合的跨界教育。
横向整合的本质与诉求,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比学科教育更为复杂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教育,成为必须要重视对接和衔接的应然要求的教育,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特色所系、规律所然。正如鲁昕副部长在强调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时,就要求职业教育要重点做好“十个衔接”: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筹和衔接;二是专业结构布局的统筹和衔接;三是课程体系和教材的统筹和衔接;四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统筹和衔接;五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统筹和衔接;六是人才成长途径的统筹和衔接;七是教师培养培训的统筹和衔接;八是行业指导作用的统筹和衔接;九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统筹和衔接;十是评价模式改革的统筹和衔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把“五个对接”写进了规划,即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只有做好了上述衔接或对接工作,职业教育才能拓展自身的边界,真正办成有宽度、相融合的“另一类型”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经济发展需要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需要。
无论是“十个衔接”,还是“五个对接”,都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本质的日渐清晰彰显而完成的系统概括,是人们对职业教育认知深化的表现。但对接和衔接反映的只是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按照事物的本然特质提出的外在的、刚性的诉求。整合则不同。整合是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应然规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柔性的哲学层面的存在,是深层次的软件系统。
从内涵与命意看,对接或衔接讲的是事物连接贯通,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连接或并轨;整合并非随意的相连和结合,它是经由整理、规整、统整后而实现的综合、融合的过程,是整中有合、合中有整、先整后合、合而再整的完整的辩证过程,远比简单的对接衔接复杂深刻得多。
从二者的关系看,对接、衔接和整合均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或者说本质属性。广义或宽泛地说,对接衔接也是一种整合,松散的、低级的整合,起码也是一种整合诉求的表达。而整合则是一种紧密的、高级的统合,是职业教育内在、深刻本质的体现。换言之,职业教育的对接、衔接是由整合的内在本质和深刻机理所决定的,而对接与衔接则是整合本质的佐证和体现。所以职业教育不能只讲对接衔接,不能停留在对接衔接层面,而应该追求更高层级的深刻的整合、成功的整合。
从价值期待看,对接与衔接只强调职业教育与其他事物或要素的结合,并没有对结果提出明确的价值预期,似乎对接衔接了就行了,至于对接以后的实践效果并不在关注的范围之内。整合则不同。如我们说“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说“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整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整合”,其期许是截然不同的。“对接”就是讲二者对位连接就行了,整合则强调二者内在的整理统合、有机融合,其境界、标准和期待要高得多,也难得多,是一种创新和超越的境界。
从逻辑层面看,对接与衔接是一种外延上、范围上的列举,整合则是内涵上的概括。外延上的对接衔接可以有很多,甚至不可穷举,但内涵上的整合却是唯一不变的“意在”。就是说,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对接与衔接都体现着整合的共有本质,而整合则是统领它们的内在神髓和根本。二者构成“形”与“神”、“多”与“一”的关系。因而职业教育应该由对接衔接的外在形式走向内在整合,由现象回归本质,找到自己的“根”和“魂”。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