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
2013-04-29甘坚
甘坚
摘要:德育在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更大的成功。本文先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又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以期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工作 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不再是唯一或者主要的信息来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学生从学校以外获得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由学校提供的信息,而且传播工具的现代化,对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我们的传统德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有学者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学校教育的新危机。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①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师队伍;②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之外,教师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具备较强地获取信息、贮存信息、加工信息、筛选信息及更新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如通过网络论坛、博客、QQ等与学生交流,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等。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在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德育工作有新的要求
网络不仅拥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内容复杂,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重视学生“网德”的培养,建立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的制度,全面系统地向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并将“网德”纳入学校网络德育体系的范畴,不断提高中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引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搜索能力和辨别能力,主动远离网络不良文化的陷阱,增强自身的控制能力。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学生良好道德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德育的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网络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谐社会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
教师可以从本校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寻找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并通过多媒体平台播放出来,让学生看到身边的文明行为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向学生发送名言警句、生活常识、注意事项等温馨提醒,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人才观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人才标准,并逐步冲击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德育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人才观上。人才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综合定位,它不仅是意识、心理、行为、外观的综合表现,而且也是各项能力的有效展示。
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建立德育网站、建设网络班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鼓励网络阅读等途径,创新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就一定能更有效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刘国胜.实施德育信息化对策,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J].中国德育,2004,(6).
[2]刘建.浅谈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2,(11).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