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再次手术切口两种缝合方法比较

2013-04-29吕志金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切口

吕志金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再次手术切口新的缝合方法效果。方法 将82例再次原切口进腹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缝合方法和改良缝合方法的耗时及愈合效果。结果 改良组腹部切口缝合时间远短于对照组,改良组41例腹部术后切口无一例裂开,对照组4例切口裂开。结论 改良组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切口缝合方法。

【关键词】 切口;缝合;裂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9-01

再次手术切口愈合是外科切口愈合的难点之一,由于受瘢痕、血供、异物、炎症反应及局部张力过高的影响,往往发生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82例腹部再次手术切口进行了改良缝合处理,通过随机对比,认为改良后的切口缝合方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一期愈合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82例腹部再次手术切口病人,排除有严重瘢痕体质及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处理,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方法处理切口,实验组按改良方法处理切口。

1.1.1 两组患者的年龄、腹部脂肪厚度、切口长度 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腹部脂肪厚度、切口长度情况比较

组别年龄(岁)*腹部脂肪厚度(cm)**切口长度(cm)***

观察组(41例)63.25±10.223.275±0.86824.150±4.87

对照组(41例)61.40±11.023.601±0.91026.125±4.046

*P>0.05,**P>0.05,***P>0.05。

1.1.2 切口位置情况 观察组12例旁正中切口,29例正中切口。对照组11例旁正中切口,30例正中切口。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0.060;P=0.806)。

1.2 处理方法

1.2.1 對照组40例再次手术切口采用传统方法处理 旁正中切口分别用7号丝线缝合腹膜、腹直肌后鞘与,腹直肌前鞘,4号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组织,4号丝线缝合皮肤。正中切口分别用7号丝线缝合白线,4号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组,4号丝线缝合皮肤。

1.2.2 观察组40例再次手术切口采用改良方法处理 40例不再逐层缝合腹壁各层,采用双7号丝线将腹膜、腹直肌后鞘、肌肉层、腹直肌前鞘整块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针脚距切缘约1.5cm,针距为约2.0cm,4号丝线缝合皮肤,针距为2.0-3.0cm。

2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 S即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

3 结 果

3.1 两组处理方法缝合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

3.2 两组方法切口术后愈合比较 对照组41例,术后切口有4例裂开,观察组41例术后切口无1例裂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852,P=0.356)。对照组41例,术后切口6例出现皮下脂肪液化合并感染;观察组41例,2例术后切口出现皮下脂肪液化合并感染。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247;P=0.264)。

4 讨 论

腹部再次手术切口的缝合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局部炎症反应明显,组织变脆抗张力性减退弱,易切割,皮下脂肪易液化,术后线结反应严重。因此再次手术切口容易裂开、感染[1]。因此再次手术切口愈合是临床外科医师经常面临的难题,尤其是肿瘤患者,可能经受多次手术治疗,手术切口能否I期愈合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及对整个手术治疗效果的肯定。

切口愈合包括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充填、细胞增生、组织塑型3个时期[2]。此过程约需10-12天才能完成,再次手术切口则需更长时间。此时切口的张力强度仍然很低,在切口愈合能力低下或腹压增高时最易发生切口裂开。

影响再次手术切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有:①缺氧,贫血,组织灌注。②异物残留。③积血积液。④切口局部张力过高。⑤切口炎症反应。皮下积血积液易致感染,异物残留引发免疫反应并为细菌增值提供框架。切口炎症反应使切口组织变脆,易切割裂开。因此,在病人全身情况良好,无休克、贫血时,切口皮下积血积液、异物残留、切口炎症反应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

腹部再次手术切口的缝合传统方法是分层缝合腹膜腹直肌后鞘,腹直肌前鞘,皮下脂肪组织,皮肤。该方法缺点:①切口缝合时间长。再次手术切口组织结构不清,关腹时间延长,增加手术创伤。对于高龄体弱,多次手术患者,缩短每分钟手术时间都是至关重要的。②切口易裂开。再次手术切口局部组织缺氧,营养不良,水肿,血供差,切口炎症反应明显,组织变脆抗张力性弱,若缝合组织少,筋膜易切割裂开。国内学者报道上述原因为腹部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③切口易积血积液。分层缝合易形成死腔,引流不畅,导致切口感染。

针对腹部再次手术切口容易裂开感染的特点,我们采取用双7号丝线将腹膜、腹直肌后鞘、肌肉层、腹直肌前鞘整块缝合,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很多临床外科医师并未意识缩短切口缝合时间的重要性,切口缝合时间虽不是手术的关键部分,但切口缝合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整个手术时间,对老年及体弱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我们用双7号丝线全层缝合腹膜、腹直肌后鞘、肌肉层、前鞘、皮下脂肪组织,由于腹壁组织整块缝合,针脚距及针距加宽,不仅避免了肌肉组织缺血坏死,而且抗张力性强,不易引起切口切割。

参考文献

[1] 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

[2]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5-197.

[3] 王向阳,周初萍.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和防治方法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07-108.

猜你喜欢

切口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改良耳屏切口治疗髁突骨折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
小切口多层次除皱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